这两天深圳在开电动车大会,名为电动车大会其实大家主要说是新能源车的事情,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基本上是年年讲、月月讲,比较有趣的事情是:这边深圳电动车大会上无论厂商还是政府官员,大家都憧憬着新能源甚至是电动车的美好前景,但另一边的咨询公司、研究机构则纷纷表示“鸭梨”很大,我最大的疑问是:新能源车或者电动车的未来到底谁的预测更靠谱。我个人认为,新能源车当然会有未来,但它的未来不是由任何一个政府或者任何一个企业来决定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它的未来很可能取决于中国政府的政策和全球技术联盟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全球只有中国政府有可能借助统一的政策干预市场结果,而且中国政府能够干预的这个市场全球增长率最高、市场容量最大。同时,也只有中国政府有足够的财政收入能够对新能源车采取长期补贴,同时由于政策的连贯性比较好,不大可能出现欧美日那种总统、首相一换,政策立刻生变的问题。
所以,如果说新能源车有未来,它的未来很可能只有在中国有望变成现实。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财政上补得起,但技术和研发上却有短板。在此次电动车大会上,我们看得到的纯自主电动车仍然是自行车、三轮车、公共汽车和有数的几辆自主品牌电动轿车,这些产品几年前就能合理预测得到的。
反观全球市场,虽然新能源车的市场推进也进展缓慢,但我们可以看到欧美日几乎每个月都有新产品和新概念面世,无论增程式混合动力还是电池技术的提升,我们可以合理预期这些跨国汽车公司很有可能再次在实验室里让我们看到新能源车技术的未来在西方。毕竟,我们在东方连传统能源车的问题都还要仰仗西方人来解决。
但跨国车企虽有技术,但这些技术要变成可行的产品,必须要有市场支撑,虽然欧美日也有新能源车补贴,但每况愈下的新车市场形势以及当地的居高不下的研发生产成本导致对新能源车的财政补贴很难说能支撑到新能源车进入良性循环。事实上,过去10年欧美日的政府关于新能源车已经放过很多卫星了——在我的印象里,本世纪初,美国能源部搞了个“氢计划”,按照这个计划,今年美国的燃料电池车应该占市场份额的25%,当然,大家都看得到,美国能源部显然是放了大家的鸽子,虽然他们可以说这是总统换了,是9·11之后阿富汗战争把研究燃料电池车的预算给用掉的原因。
那我们不妨再看看总是跟着美国的日本,2003年的时候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要到2010年把车用燃料电池的价格降到汽油发动机的水平,目前来看日本人也放了大家鸽子,当然,它们也可以说这是因为全球铂金价格上涨,导致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成本攀升。相对而言,欧洲市场会务实一些,所以我也认为欧洲最可能在2020年左右率先实现新能源车的市场化成功。
虽然欧美日的政府可以吹破牛皮,但欧美日的企业界确实一直在努力,所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丰田的混合动力、日产正在推的电动车、通用的增程式电动车、欧洲车企的燃料电池车以及正在转型的混合动力车都在推陈出新。
今天,几乎全球所有车企都盯上了中国市场,这是因为中国市场即使用着最贵的燃油、最高的车价仍然可以加价卖车,而且还每况愈烈,政府越是声称要限制汽车发展,消费者反而越要买车。所以,如果中国政府坚定支持新能源车发展,它就有足够的财政能力支持这件事情变成现实。但不确定性就在于中国是否能吸引跨国车企把最好的新能源车产品和技术拿到中国来。一句话,这里不缺钱,不缺肯当小白鼠的消费者,唯一缺的就是技术。
此前有很多人讨论所谓的自主新能源技术,但我觉得作为系统集成型的电动车产品并不一定需要中国自主车企具备所有技术,实际上今天几乎全球所有车企没有哪家说自己的产品具有100%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全球化产品,真正有价值的是原创设计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这两项短期来看不大可能是中国车企的长项。
所以我认为:中国应该在新能源合资领域放开50:50的股比底线,鼓励跨国车企把技术拿到中国本土来研发和生产。同时作为弥补,在传统能源领域提升本土车企的股比要求,比如新成立的传统能源项目必须中方控股,靠政策逼着跨国车企把技术和品牌拆分来与我们合资。我相信这才是中国能够凭借政策、挟市场以实现新能源和传统能源领域同时车弯道超车的唯一途径,中国过去30年靠政策实现增长的经验表明,未来30年我们还得靠政策创新来实现产业的奇迹。至于那种寄希望于本土企业研发能力实现弯道超车就纯属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