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充电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关键,尤其是充电桩的安装。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2025年1-2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63.4万台,同比上升48.4%。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25.3万台,同比增长153%,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38.1万台,同比上升16.4%。
那么,私人充电桩的安装速度为何明显不及公共充电桩?
首先,场地限制是主要障碍之一。许多老社区面临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当初规划时未考虑充电桩的安装空间。现在若要增设私人充电桩,需要重新规划社区空间,这牵涉到建筑布局的调整和居民利益的协调,诸多复杂因素使得私人充电桩的实施变得困难。相比之下,公共充电桩的建设可以利用停车场、路边等宽敞地带,场地获取相对简单,建设限制较少。
其次,审批流程的复杂性也显著减缓了私人充电桩的安装速度。私人充电桩的安装涉及物业、电力等多个部门,手续繁琐。居民需要准备众多证明材料,且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也需要大量时间。任何环节的延误,如材料缺失或沟通不畅,都可能导致安装延迟。而公共充电桩的建设通常由专业企业负责,他们拥有成熟的审批流程和对流程的熟悉度,能够高效推进审批工作。
此外,技术规范的差异也影响了私人充电桩的安装效率。私人充电桩需适应多种品牌车型和不同的安装环境,可能涉及不同的电力条件和空间布局,这要求技术上更为精细。从线路铺设到设备调试,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操作,整个过程耗时较多。而公共充电桩通常遵循统一标准,设备规格和安装要求较为一致,能够按照标准化流程快速安装,显著提升了效率。
整体而言,场地限制、审批流程的复杂性以及技术规范的差异,共同导致了私人充电桩安装速度的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