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和“互联网+”行业态势的普及,汽车和互联网这两个本来不相关的概念变得异常亲密。众多互联网大佬纷纷杀进新能源汽车造车大军,想要抢占未来市场的制高点。今天,让我们看看这些汽车行业的外来客又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水土不服”呢?
1、资质:申请资质前需15辆样车检测和工厂认证
目前互联网行业想要真正做出可以量产的产品,首先要解决的是资质问题,按照行业内被称为降低了准入门槛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的要求,在企业向发改委提出资质申报之前,必须通过15辆样车检测和工厂认证。
这对于很多从零开始进入汽车行业的互联网公司来说,真正将产品量化生产需要比传统汽车汽车转投电动汽车制造多出数年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互联网企业才有实力实现自主生产,目前乐视和“车和家”正在做申请电动汽车企业资质的工作。
而其他很多新进入汽车行业的企业,则选择与传统汽车制造公司合作代工,减少产品投入市场周期。但是这种方式,企业无法掌握汽车生产的四大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如果真正想将所有的概念投入到产品将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
2、技术:缺行业的技术沉淀,可能面临专利壁垒
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来讲,核心零部件由发动机等转变为电池、电机等,看似给了互联网企业等造车“门外汉”和传统汽车同一起跑线的机会。
然而作为新入局的互联网企业,面对汽车制造最大的弱势仍是技术。众所周知,汽车企业的技术门槛非常高,产品的参数和性能都是用具体的一目了然的数值来衡量,技术如果是短板,那再牛逼的营销和情怀都很难做好一个产品。这也是跟互联网行业相比最大的不同。
而从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行业,这些公司往往没有自己自有技术的多年沉淀,且作为刚进入汽车领域的“新人”,面对已发展较为先进的外国企业和已经起步一段时间的国内企业,在技术的研究和使用方面可能存在着严重的专利壁垒。能否将其他企业重要的专利使用到自己的产品上,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更需要跟同行长期的博弈和协调。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行业后,将要推出的是区别于传统汽车行业的产品,新的理念和技术驱动下的产品,相比传统车企就更考验研发和验证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大部分进入汽车行业的互联网公司,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在内,他们都是与汽车制造商和硬件制造商进行战略合作的方式来推出自己的首部汽车。这使得在外界的猜测中,这一部分的制造中互联网企业参与的可能只是智能互联网部分,其他的汽车设计制造方面仍然是车企为主导。
3、人才:需要大量有互联网思维的汽车人才支撑发展
从互联网汽车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些从互联网行业进入的大佬们想要做出真正的产品,需要的是对互联网和汽车行业都很懂的人。如果没有将两个方面都理解的很透彻或者有前瞻性,那么造车的概念就无法落地。
2014年在汽车行业轰动一时、现在慢慢已无消息的游侠汽车,仅有20几人的团队融资一年后,造车自己的汽车,后被很多行业内的人诟病,称其只是改换了一辆特斯拉的某些部分,导致在发布会后,游侠几乎销声匿迹。
4、资金:投资周期长,无法“轻资产、短周期”
互联网车企按照其的出身来讲,在资产方面有着“轻资产、短周期”的先天优势,然而在进入汽车行业过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个企业在推出新的车型,往往需要接近一年甚至数年的前期准备,就算在行业内已有较强技术的企业,如特斯拉在2003年成立以后,2006年才推出其第一产品,到现在才陆续推出四个产品。而历经13年的发展,特斯拉虽然已享誉全球,但是每年仍要承担巨大入不敷出的亏损,据统计,最近6年特斯拉分别亏损1.5亿美元、2.54亿美元、3.96亿美元、0.74亿美元、2.94亿美元,而2015年更是亏损8.89亿美元。
这意味着在前期的几年时间,企业基本上需要大量的资金源源不断的投入才能保证。如果企业没有能够承受巨大资金压力的能力,或者在投入之前没有做好资金跟收益回收的打算,很有可能会在灵光一闪后就很快被行业淘汰。
小结:
汽车和其他制造业相比,在技术、资金、各类政策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门槛。作为新入局的互联网行业,其在汽车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出身优势,但是目前,作为互联网企业进军汽车制造业,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实现首部车型量产的第一阶段,这些企业更要做的是将脚步落在实处,毕竟做出互联网汽车或者无人驾驶汽车的基础是要真正做出以一辆好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