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充换电财经 » 正文

投资新能源面临高风险

日期:2007-02-0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中华工商时报

国际充换电网

2007
02/07
08:4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投资 新能源 面临 高风险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6%,在首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国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胡静林表示:“无论石油等传统能源价格如何变化,我国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2005年12月14日,新能源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开创了中国内地民营企业直接登陆纽约交易所的先河,董事长施正荣本人也一跃成为中国首富,一时间新能源受到各方热捧,对于近几年四处寻找发展机会的民营企业来说,介入新能源领域可谓“恰逢其时”。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两年前记者曾写过江苏省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的报道,太阳能、风力和潮汐发电、生物柴油……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正在加速涌入江苏新能源产业。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江苏省内新能源企业超过了500家,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已超过300亿元。“十一五”期间,该省新能源企业数量投资额将会翻番,在光伏产业方面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规模就在全国占据了“大半河山”;在河北保定市,从事新能源设备产业的规模企业有50多家;据报道,目前越来越多的温州民资正紧“追”新能源,投资已达几十个亿。  

  业内人士戏称,民营企业正以高速度“跑步”进入新能源行业。  

  投资新能源面临高风险  

  事实上,大多数可再生能源企业并没有无锡尚德那么好的运气。投资新能源面临着高风险,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全国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号称有3000多个,但有名有姓、有统计的只有几百个,真正做得比较好的只有十几个。2005年年中,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曾做了一个“中国名牌”评比,入围条件是营业额2.5亿元以上,结果入围的仅仅11个。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全行业的销售额不足200亿元。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分析,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每10年轮回一次,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步,到1996年的时候,原来的企业已经全部销声匿迹。后起来的企业,到现在又一个10年,又开始新一轮洗牌。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发布的首部《中国新能源产业年度报告》指出,尽管我国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部分技术实现了商业化,产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技术、规模、水平还是在发展速度上,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和障碍,最大问题是成本,主要是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发电成本过高和市场容量相对狭小。目前,除了小水电外,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远高于常规能源发电成本。例如,小水电发电成本约为煤电的1.2倍,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为煤电的1.5倍,风力发电成本为煤电的1.7倍,光伏发电为煤电的11-18倍。显然,成本高,抑制了可再生能源市场;反之,市场狭小又会给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降低造成障碍,形成恶性循环,使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包括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的真正产业化方向,主要是发电。而如果新能源发出的电力不能合法地、有偿地并网,新能源产业自身将很难实现规模化、可持续地发展。”中国太阳能学会秘书长孟宪淦指出。  

  对此,施正荣在论坛上表示:“目前尚德90%的产品出口欧洲和日本,国内市场销售非常有限。原因很简单,太阳能发电不仅成本高,而且国内不能有偿并网,公司的主打产品太阳能电池在国内很难打开销路。”  

  此外,国内发电市场的狭小,也相应制约了新能源的产业化发展。目前,中国的太阳能电力企业几乎全部在为欧洲和日本的环保事业“打工”:从人家那里高价进口晶体硅,即太阳能电池原料,加工制成太阳能电池后,再返销回欧洲、日本。用中国宝贵的能源为他人的环保事业做嫁衣。以德国为例,2001年4月,其《可再生能源法》生效后,德国公司大量从中国进口太阳能电池板,以满足其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的巨大需求。  

  光伏产业“两头在外”  

  来自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调查指出,作为新能源的强势开拓者,尚德的产品近90%出口,远销到欧洲、美洲、非洲、泰国、菲律宾、缅甸等地区和国家。保定天威英利是我国第一个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太阳能光伏制造企业,同样其90%产品出口到欧美地区,其他公司大多如此。这就是中国光伏产业一个著名的“两头在外”现象:90%以上原材料依赖进口,90%以上产品出口。江苏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虽然遥遥领先,但“两头在外”的现象使得这一产业的成品并没有真正为江苏省和全国所享用。  

  江苏省工商联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的江苏新能源存在着产能较低的问题,现在省内500家新能源产业企业大多数都是民营性质,这些企业对缓解能源紧张状况功不可没。不过,其中一些新能源项目由于盲目上马,缺少整体规划和前瞻性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后遗症。如太阳能企业,不仅因为投资过快已经出现比例失调的局面,而且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目前太阳能生产企业有300多家,形成1亿元以上规模,但真正能叫响的品牌只有扬州华扬、淮安辉煌、连云港太阳雨等为数不多的三四家企业,多数太阳能生产企业由于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尚处在“深闺人不识”的状态。  

  光伏产业相对于环境方面,有关专家呼吁,由于中国只是操作其中技术含量很低的单晶硅、多晶硅切片部分,附加值极低,在生产的过程中消耗能源很大,污染也很大,产生大量固体垃圾、固体废料,其消耗的能量和污染几十年也无法恢复,因此西方国家不愿意在本国完成这一部分的生产,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其实相当于在出口环境和出口资源。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