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行业人物 » 正文

蓝谷智慧王水利:换电模式的3大挑战,4点建议

日期:2023-12-25    来源:亿瓦研究院  作者:李文

国际充换电网

2023
12/25
17:5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蓝谷智慧 换电模式 换电站

12月20日,以“迎接新挑战 全面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以下简称“本次大会”)在浙江杭州富阳举行。会上,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利发表了精彩演讲。

他认为,换电模式将来会与充电模式共享,共同促进城市补电基础设施体系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换电模式和充电模式各有自己的优点,超充解决的是高端车辆的对私业务,换电业务解决的是公共车辆的运输业务,可以共同去发展和运营。在整个行业当中,为新能源的补电模式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验证这个论点,他做了以下陈述:

第一,换电模式核心解决了高频运输车辆的效率问题与电池的寿命问题。我们以出租车为例,一天工作10小时,换电3分钟,快充1小时,充两次就2小时。换电模式比快充的模式在车辆运营的时间可以提高1.25倍。

第二,在电池寿命方面,换电模式是快充模式的3倍,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可以看到换电模式是在恒温恒湿的慢充情况下给车辆充电,10小时充满,1小时放电,寿命次数远高于快充的1小时充电,1小时放电的充电寿命。

第三,换电模式在电池的检验、及时维修、环境保证、操作安全等保障方面更容易形成可持续的发展产业。换电站在安全运营方面有很好的场景,可以对电池进行监控、及时维护、自动充电。换电模式可以更友好地保持电力需求取用,保障电网安全。

第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将会带动全产业链生态发展,它可以与车、站、电池、能源、路、云形成城市一张网,也会带动其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换电模式具备统一管理、统一处置、统一充电、统一追溯等多项优势。

但是,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利同样认为,换电站模式在目前的推广过程当中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1、不盈利、投资大、管理严。

投资大,一个换电站在一个区域的投资500万到1000万,投资回收期7到10年,甚至更长。

管理严,换电站的管理受到各个部门的管理,城管、消防、乡镇、街道甚至当地的居民。

2、选址难、增容难。

尤其是一些核心城市,北上广深那样,土地自然稀缺,价格奇高。

增容难,目前增容流程特长,选一个换电站,从选址到运营至少得3到6个月。

3、换电站的标准与电池标准不统一,不同的车辆匹配电池不一致,无法互联互通。

对此,王水利在会上提出了几点想法与措施,他表示:可以以换电模式为基核,多能互补,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收益,也可以通过产业联盟构建卫蓝共同体,解决场地、电力增容问题。还可以像蔚来那样通过场景的扩展逐步实现换电标准化和规模化,提升边际收益。

对于如何推动充换电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健康发展,王水利认为:

1、建议政府补贴出台政策,鼓励充换电的共享共用,支持充换电服务多车型多品牌,支持利用换电站设施开展充电、储能和智能微网业务,支持和鼓励换电站智能化升级,成为稳定新能源补能网络的新基建。

2、通过政府主导创建电池资产平台,统筹和放大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建议由政府主导,联合新能源产业链及金融机构成立专项电池资产引导基金,持有车载动力电池资产,并进行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运营,通过电池资产的管理平台打造“新能源+技术+金融”商业模式创新,可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扩大内需的作用,并提升电池生命周期管理的环保合规性,助力国家打造领先的全球充换电业务、电池服务和能源互联网等衍生业务。

3、推进换电、电池标准化,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升级。

4、制定长期政策,鼓励自主品牌技术创新,增强行业综合实力。鼓励技术突破,推动以奖代补,根据企业技术进步,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产销量等指标对企业实际以奖代补的支持方式给予奖励。提供融资扶植,政府利用金融资本和金融政策支持,为企业探索可行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