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 » 电动汽车 » 正文

雷军担心大家都来买小米汽车,这多余的担心大可不必了吧

日期:2023-12-21    来源:格隆汇

国际充换电网

2023
12/21
18:3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小米汽车 电动汽车 智能汽车

中国电动车的内卷浪潮,已经朝向智能化,小米不要太乐观。

12月17日晚,央视《面对面》节目中,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CEO雷军接受央视记者专访,谈到自己的创业历程,以及小米在汽车领域做出的努力等等。

雷军表示,小米做汽车有很多天然的优势,因为今天智能电动汽车本质就是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工业的整合,是一个大融合。“有一个车企的董事长告诉我,智能电动汽车其实就是一个大号手机装上四个轮子。当然,不准确啊,但说明这两个行业在高度融合。”在他看来,进入汽车行业“有挑战”不过“总体来说难度可控”。

对于难度可控,雷军阐述道,三年前还觉得造车是挺难的一件事,我有足够的敬畏之心,做了用户调研后,定下了“守正出奇”的原则:充分尊重汽车行业的规律,使用行业成熟技术,确保把第一辆车做好,再在这个大前提下创新。

而在相关投入中,雷军表示小米的策略叫“十倍投入”。比如说一般的车企做一辆车,大概投三四百人,大概10亿、20亿的研发经费,很多车厂的车大概就是投的这么多钱,而小米第一辆车整体投了3400名工程师,整个研发投入超过了100亿,所以我们是用了10倍以上的投入,有这样的把握以后,反正我是抱着志在必得的方式来做的。

谈及车上市之后的预期,雷军表示:“汽车的的确确很负责,我特别担心一上来不火,大家都不买,更担心的是如果大家都来买,这一等要等一两年,肯定会被骂惨了,其实是各种很焦虑的情绪。”

但雷总焦虑大家都来买的问题或许是多虑了,在即将进入2024年的时间点,国内新能源车已经站在了从电动化迈向了智能化的门槛之上,无论是智能驾驶还是智能座舱方面,小米面对的都是技术实力更强的新能源车企与甚至出身相同的华为,而前者们也都在“红海”中苦苦竞争,小米真的拥有“碾压”友商的实力,做到遥遥领先方能完成。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