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 » 电动车配套设备 » 正文

何以解“芯痛”?上海蓄势施展汽车“攻芯计”

日期:2023-12-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际充换电网

2023
12/07
11:3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汽车芯片 汽车产业 电动汽车

2023上海市汽车芯片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12月6日举行,旨在通过上下游共同发力,以整车的“蓬勃”带动芯片的“跟上”。

上海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和推广量分别位居中国、全球城市的前茅。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在会上介绍,上海已布局8家整车企业、600余家国内外主要零部件企业。今年1月至10月,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03万辆,占全国的14%;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380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25%。

“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占全球的60%,但新能源汽车的芯片95%要依靠进口。”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智能制造推进处处长韩大东6日受访时说。

但“攻芯”难度很大。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副总经理苍学俊表示,汽车芯片不同于消费类电子芯片,它的使用环境比较苛刻,种类非常多,安全要求很高。

因此尽管“国产芯”生产箭在弦上,但在行业里,整车不愿用、前端的芯片设计企业又不愿进入汽车这个行业,造成了产业链上下游中间的“断档”。怎么办?

上海希望发挥整车、零部件企业的终端应用牵引作用,加快汽车芯片装车应用。这首先得从“造”开始,相对而言,汽车芯片产品批量小、难度大,生产起来有困难。这次会上,针对行业急缺,上海出了“三招”。

第一招,上海汽车芯片产业联盟梳理了整车、零部件企业所急需的10款汽车芯片产品,发布“汽车芯片产品攻关榜单”,拟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面向全国遴选优势企业、开展技术攻关。

第二招,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当天揭牌,这是一个第三方共性技术研究平台,致力于为汽车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设计研发、工艺协同优化、中试及小批量量产等服务,协助打造高可靠性的汽车芯片产品。简言之,助“造”。

第三招,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当天揭牌,致力于为汽车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相关的检测、资质认可服务。这是因为车规级芯片难度大,最后的“把关”必不可少。

上海这么急于“攻芯”,还因为当下的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传统燃油车需要的芯片相对较少,而新能源汽车所需芯片大为增加。

上海汽车芯片产业联盟秘书长郭奕武在受访时说,随着传统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芯片不可或缺,而且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他指出,上海是汽车产业重镇,聚集了一批汽车整车企业及芯片企业,有基础开展“车芯联动”。

这一“攻芯计”不仅是在上海,还拟推广至长三角。多位受访人士表示,长三角各地优势互补,在汽车芯片领域大有可为。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