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 » 电动汽车 » 正文

比亚迪:以实力演绎走向世界的精彩乐章

日期:2023-11-10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赵建国

国际充换电网

2023
11/10
16:2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产业

2500年前,驼铃古道上的商队和浩浩荡荡的船队,穿越漫漫黄沙、滚滚波涛,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传入西方。近10年来,同样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中国车企比亚迪正以技术和产品实力,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奏响“出海”的精彩乐章。

2023年10月17日,比亚迪正式进入匈牙利乘用车市场,比亚迪ATTO 3(元PLUS)、海豚和海豹3款纯电车型首次亮相匈牙利。随即,比亚迪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两家门店正式开业。目前,ATTO 3已经走进泰国、以色列、新加坡、新西兰、哥伦比亚多个市场,且今年已连续9个月蝉联泰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1~8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跃居哥伦比亚冠军。至今,比亚迪海外业务已遍布全球6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城市,充分彰显了中国品牌硬实力。

“比亚迪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以更高层次的绿色技术和产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全球汽车转型和消费升级,走出了一条从自主创新到全面开放的创新之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认为。

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大趋势,在全产业链不断创新突破的大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展现出了明显的先发优势。比亚迪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更是成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走向世界的典范。

早在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时,比亚迪就开始布局东盟市场,与当地合作伙伴携手推广新能源汽车,在泰国投资建立了首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成为企业“出海”的重要支点。如今,比亚迪已经在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等多个领域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结成良好合作关系,业务遍及乌兹别克斯坦、泰国、新加坡、埃及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众所周知,欧洲特别是德国是全球汽车产业的“高地”,汽车市场也相对饱和,被公认为是最难攻克的汽车市场。进军欧洲汽车市场,可以说是比亚迪“出海战略”的关键一步,不仅对比亚迪有深远的意义,对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也将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2021年5月,比亚迪宣布开启“乘用车出海”计划,首站选择挪威。2022年,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停产燃油车的传统车企,这一年,比亚迪海外动作频频。2月,比亚迪ATTO 3在澳大利亚开启预售;7月,比亚迪宣布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9月,比亚迪面向欧洲市场推出汉EV、唐EV、比亚迪ATTO 3车型;11月,比亚迪在巴西推出新车型,并相继进军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2023年,比亚迪的“出海”步伐进一步加快,3月先后在约旦、乌兹别克斯坦、西班牙召开品牌发布会,开启了海外投资建厂的全球化布局。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15个欧洲国家,并携手本地优质合作伙伴,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开设了超140家门店,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购车体验。”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介绍,随着全球电动化不断加速,欧洲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市场,比亚迪将持续深耕欧洲市场,不断丰富新能源车型矩阵,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步伐正迈得越来越大。2022年10月,比亚迪与全球领先的汽车租赁公司SIXT签署了合作协议,SIXT将在未来6年向比亚迪采购至少10万辆新能源汽车。

技术实力铺就“出海”之路

比亚迪之所以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佼佼者,不仅源于其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深耕细作,且其自身拥有的核心技术更是重要依托。

10年间,比亚迪的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拥有的“绝活”也越来越多,为产品“出海”提供了重要支撑。其中,在动力电池创新上,比亚迪独家推出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是惟一通过针刺实验测试的量产动力电池。该动力电池整个针刺过程中无明火及冒烟,表面温度仅为30~60℃;经50吨重型卡车碾压,亦无明显变形、起火或冒烟,装车后可正常行驶。

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上,比亚迪简化了车身结构和生产工艺,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进一步合二为一,从原来电池包“三明治”结构,进化成整车的“三明治”结构。使得动力电池系统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件。这种融合简化了车身结构和生产工艺,是对传统车身设计的一次颠覆性变革。得益于CTB技术的优势,搭载CTB技术的e平台3.0,在安全、操控、高效和美学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赋予整车更强的性能表现。

在iTAC智能扭矩分配系统上,比亚迪的这套软件可根据驾驶员的需求,结合车身姿态、车轮状态等信息,动态调整前后轴电机的扭矩分配,从而显著提高操控性、稳定性和舒适性。

与此同时,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DM-p王者混动技术、八合一电驱总成技术、e平台3.0技术等优势技术,让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解决了续驶焦虑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安全、更智能和更舒适的驾驶体验。这些,不仅超额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也进一步助力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如今的比亚迪,正在向着国际化企业方向迈进。在“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比亚迪不惜重金投入自主研发,仅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就达142.46亿元,同比增长120.2%,研发投入大幅超过同期净利润。目前,比亚迪拥有11大技术研究院,超9万人的研发团队,并积累了2.8万项全球授权专利。以技术实力引领科技创新,比亚迪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鱼池”,在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芯片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上拥有行业领先优势。

持续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10周年,截至6月末,中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而比亚迪也在共建“一带一路”的10年间走进了更多国家和地区。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比亚迪将以更长远的眼光进行全球化布局。2019年,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落成,秉承“开放、交流、让创意更好地产生”的理念,最大化提升设计效率和品质。依托全球设计中心的建设,以及在众多业界顶级设计大师的带领和启发下,比亚迪建立了从创意发散、数字化设计、油泥模型制作,到虚拟现实评审人机工程验证、品质控制与验证一整套完整的设计流程体系和管理体系,使产品逐步实现“技术+设计”双轮驱动,并将比亚迪品牌不断推向国际化新水平,满足不同消费者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在产品的全球化布局上,比亚迪汽车“出海”已实现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截至2023年7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近15万辆。而欧洲是比亚迪重要的战略市场。早在1998年,比亚迪就开始布局欧洲市场,设立了比亚迪集团在海外的第一家分公司,开展电池等的相关业务。去年9月,比亚迪宣布进入欧洲乘用车市场。

“短短一年时间内,比亚迪已经签约欧洲多家本地优质经销商伙伴,例如荷兰的Louwman集团、挪威的RSA、瑞典的Hedin集团等。”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慕尼黑车展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比亚迪主要从三方面拓展欧洲市场。在产品上,比亚迪在1年时间内已经在欧洲上市了5款车型,力求为欧洲消费者提供有吸引力的多元化产品;在合作上,比亚迪一边与当地供应链和产业链伙伴分享电池、电机、电控等科技创新成果,保障欧洲市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一边与下游合作伙伴分享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用车服务;在海外市场开拓上,比亚迪积极拓展海外本土化投资与布局,加强海外本土化人才队伍建设,已经组建了成熟的国际化业务和管理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业务运营经验,并已逐步实现海外市场人才的本土化。

站在新的起点上,共建“一带一路”新的征程正在开启。坚持自主创新、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一起“为地球降温1℃”的目标而砥砺前行,是比亚迪的目标。比亚迪正胸怀梦想,脚踏实地,以不凡的综合竞争实力拥抱世界。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