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 » 电动汽车 » 正文

车网互动是“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第一步

日期:2023-10-24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赵琼

国际充换电网

2023
10/24
09:0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换电行业 新能源汽车

前不久,在第三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技术创新大会上,有专家提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充换电行业将面临车网互动(即V2G)的挑战,电动汽车、电网要从“松散组合”到“紧密融合”,建立“车能路云”的融合发展生态。

笔者认为,这一建议很及时也很中肯。当下,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后需发力的一个新方向。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使得城市配电网负荷不断增加,正在倒逼电动汽车由无序充电走向有序充电。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光储充换一体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它将汽车、电池、交通、信息、电力系统等多个领域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车网互动作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生态的关键一步,必须重视起来。

其实,车网互动在此前就曾被行业频繁提及,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今,着力推进车网互动的紧迫性已经显现出来了。

表现之一,便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私人消费市场在爆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32.8%;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市场占有率为29.5%。电动汽车具有参与电网“源网荷储”互动的优势,而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的最大潜力就在于私家车。

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和渗透率提高,给车网互动应用场景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土壤”。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储能装置存在,车网互动可以实现电动汽车在电网负荷低时吸纳电能、在电网负荷高时释放电能,并且可以从中赚取差价收益。

此外,车网互动也能够解决当下充电运营商正在面临的痛点。目前,充电运营商普遍亏损,如果通过车网互动的方式,对传统收取电费服务费的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参与虚拟电厂和电力交易实现收益,就可以弥补亏损。这是商业模式价值赋能,也是电网赋能广大的电动车主以及中小充电运营商的一个发力点。

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广汽埃安发布了V2G行动计划,计划于2025年建成2000座具备V2G技术的埃安超级充换电站,将V2G技术向私桩推广。目前,埃安高端品牌昊铂的最新车型已搭载V2G技术。7月,蔚来在NIOPowerDay上也发布了20kW的V2G充电桩。此外,南方电网已经在深圳多地建设了车网互动示范充电站,比如龙华民兴苑车网互动充电场站是针对居民区充电场景建设,南山供电大楼车网互动充电场站是针对写字楼宇等目的地充电场景建设。

虽然业界对车网互动的前景充满期待,但是目前大部分车型都未开放反向放电的功能,大多数充电桩也无法实现车网互动。可以看到,能源企业、充电运营商和车企等诸多参与者在逐步发力,只是当前的车网互动仍处于应用验证阶段,还没有普及推广。

要想推进车网互动快速发展,还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出台政策,统一标准。近来,迫于推进V2G进程中的一些困难,已经有行业人士呼吁尽快出台V2G方面的政策和标准。据悉,在第三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技术创新大会上,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网互动标准工作组成立,同时发布了《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2023版)》。不过,针对车网互动的标准,是按照储能标准还是充电行业标准,依旧是令行业困惑的一个点。第二,完善市场机制。长远来看,V2G模式发展有赖于电力交易市场的完善。当下,国家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还在进行中,由于缺少价格调节机制,电动汽车车主对车网互动提不起兴趣。如果能够完善车网互动涉及到的车企、充电桩、电网、车主等诸多参与者的利益分配,车网互动的步伐将会加快。

可以看到,汽车、能源、信息、交通等领域逐步从“松散组合”走向“紧密融合”,已经成为技术、市场等方面演进的必然趋势。要实现“车能路云”的融合发展生态,车网互动或许是破解难题的第一步。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