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 » 新势力造车 » 正文

湖北十堰:两度新能源转型,老工业基地如何建设新车城

日期:2023-09-22    来源:第一财经

国际充换电网

2023
09/22
09:0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东风汽车

在湖北十堰,每2.8分钟有1台驾驶室下线,每3分钟有1台龙擎发动机和变速箱面世,每1.5分钟有1辆东风商用车下线,每2分钟有3辆东风卡车驶向全国……

作为原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风公司”)的“老家”,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拥有千亿级制造业存量资产和年产10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也是全国汽车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集群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数据库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十堰从事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企业有2073家,科技型企业占比32.08%;拥有整车资质企业12家,其中新能源整车资质企业8家,专用车资质企业48家;今年1~8月,新增汽车零配件企业318家,新增新能源相关企业178家;今年前7个月,十堰新能源汽车产量6.3万辆,同比增长24.8%,出口占湖北全省的85%,已基本形成“商乘并举,油电并重”的汽车产业格局。

但从全国主流品牌整车厂与新能源产线分布来看,十堰在全国仅排第18位,尤其是在我国商用车进入“存量竞争”的大环境下,如何让汽车老工业基地焕发第二春,如何继续擦亮“中国商用车之都”的金字招牌,显得尤为紧迫。

为此,十堰汽车人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新赛道,近期出台《十堰市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行动方案》),目标定位到2025年,十堰汽车产业产值超2500亿元,汽车产量达到8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35%,商用车产量达到35万辆,汽车产业链百亿级企业数量达到10家。

推倒“废都论”

上世纪60年代,十堰产业基础极为薄弱,只有刀耕火种的农业和小打小闹的手工业。当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4.63亿元、财政总收入仅有1120万元,可以说条件差、基础弱、底子薄,经济发展十分困难。

1969年,三线建设重点项目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建指挥部开进鄂西北偏远的小山沟十堰,来自全国各地10万建设者在此谱写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史。上世纪70年代,第一台东风汽车下线,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中华民族汽车工业应运而生。到1978年,十堰汽车产量已达到5000辆。十堰由此以“车城”而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东方的“底特律”。

1992年,二汽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并逐步走上发展快车道。十堰市经信局汽车产业办负责人刘剑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忆,汽车产业给十堰带来了高附加值、高增长率,使其在短短三十多年时间,由山区小镇迅速变身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中重卡商用车连续十多年市占率全国第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度跃升至全国前六,GDP全省排名第三。

2003年9月,东风公司“迁都”武汉。2006年6月,东风有限公司移师江城。一时间,舆论纷纷担忧十堰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能否逃脱沦为“废都”的命运。十堰当地人士坦言,东风总部迁走,寒意入侵十堰的每个角落,不仅昔日爆满的宾馆饭店门庭冷落,不少已经投资的项目也按下不表,就连的哥们都抱怨生意大不如前。

2004年起,十堰工业持续低迷,增速连续3年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2006年底更位居全省末位。民众的情绪降至冰点,十堰果真被抛弃了吗?

刘剑直言,十堰人回归理性后发现,虽然总部走了,但东风公司在十堰的存量资产并没有迁走,东风商用车的品牌和技术优势还在,十堰作为东风公司商用车主要生产基地的地位也没有改变。而且,在东风公司深耕十堰30多年的直接带动下,汽车的产业基因已深深融入城市的骨髓,十堰市属汽车工业迅速成长,已经形成了以东风系列零部件协作配套和专用车、改装车生产为主体的汽车工业体系。

2007年春,十堰市首次提出,从当年起,用4年时间,在城区地方工业企业中重点扶持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和年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到2010年,力争全市地方工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60家以上。

2007年底,十堰共有33家企业进入“双亿”俱乐部,实现总产值110.33亿元,同比增长40.8%;实现总利润1.19亿元,与2006年亏损1262万元相比实现净增利润1.32亿元;全市工业经济3年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增速,分别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和7.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增速从2006年的全省末位上升到2007年的全省第一。


到2010年,十堰汽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增长到200家,资产总额860亿元。十堰以1000多个整车品种、50万辆产能、4000多种汽车总成和零部件、20万产业工人的绝对优势,位居中国商用车基地之首,彻底推倒了“废都论”。

而在东风人心目中,十堰一直都是东风公司坚强的大后方。东风商用车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十堰有8万东风在职员工,如果加上退休员工,总数超过15万人,占十堰市城区总人口25%以上。一到节假日,到十堰的机票火车票就格外紧张,其中很多都是从武汉等地回家探亲的东风人。现在,东风人从武汉到十堰办事,都亲切地说“回山里”,而不是“去山里”,“回与去之别,折射了东风人对十堰的感情,反映了十堰在东风公司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新能源转型沉浮

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特汽”)是东风公司专门生产公交车和中巴车的下属企业,从1992年成立到2013年,一直都不愁订单,2013年最高峰时,年产传统燃油动力客车8000台,年营收额高达15亿元。

2012年6月,国务院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确定了以“纯电驱动”为主要技术路线,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二者销量目标为累计产销量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此后,传统燃油动力客车市场开始以每年20~30%的速度断崖式下滑,到2021年时东风特汽一年只能卖出1700台传统燃油动力客车。

“也是在2013~2014年间,十堰顺应时代潮流,开启了第一次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东风特汽总经理毛瑞平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忆,刚起步时,各类配套补贴政策还不明朗,加上三电技术还不成熟,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比较缓慢。到2015~2016年,国家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力度,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应用而生。

据介绍,沃特玛产业联盟的商业模式是沃特玛生产电池,与主机厂或整车厂合作,后者未收到车辆全款就将车辆交付给沃特玛运营,沃特玛拿到国家补贴后再付清车款。

2017~2018年,沃特玛与十堰的东风特汽、东风特专、世纪中远等整车厂也展开深度合作。到2017年底,十堰已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7家,纯电动物流车、公交客车、混凝土搅拌车、机场客梯专用车、教练车、移动充电车、纯电动抑尘车等车型应有尽有,年产新能源汽车10万辆,其中纯电动商用车2.5万辆以上。

2018年初,沃特玛继续加大与十堰的合作,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的15家企业在十堰共同斥资100亿元投资兴建十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这些联盟企业从上游材料、核心零部件到汽车运营、汽车金融,涵盖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大部分环节。

毛瑞平直言,但由于当时的三电技术尚不成熟,质量事故频发,导致车辆跑不到2万公里的补贴里程,沃特玛进而拿不到国家补贴,一些主机厂、整车厂拿不到车款。

2019年,曾经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占据三分之一份额的国产电池巨头沃特玛,因技术研发滞后、忽视核心技术,只想通过产业联盟赢得一时订单的短视做法,以及盲目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等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负债197亿,拖欠599家供应商货款约54亿余元,最终被迫宣布破产。

沃特玛的倒下,十堰一批主机厂、整车厂深受拖累。一时间,十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伐陡然放缓,全城陷入“谈电色变”的窘境。

“痛定思痛,再不寻找出路,企业只有死路一条。” 毛瑞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说,2021年,公司为了自救,加快新产品转型,恢复货车生产资质,引入山西鹏飞集团的战略投资,在原传统客车产品的基础上,向新能源轻、中、重型等商用汽车产品全面发力 。

依托鹏飞集团主营业务焦炉煤气制氢成本低的优势,东风特汽又开启了氢能源商用车市场转型之路。2022年4月,首批10台氢燃料重卡研发试制成功,当年底就实现了100台氢燃料重卡的批量生产。

毛瑞平表示,转型两年来,东风特汽累计投入5000万元开发新产品。去年,公司各类商用车的总销量虽然与2021年基本持平,但收入大增150%。今年全年,东风特汽新能源客货车总销量将达到2500台,产值收入在12~15亿元。 预计到2025年,公司全年总销量可突破5000台,产值收入突破20亿元。

同在2021年,在看到三电技术已经成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后,十堰也重振旗鼓,开启了第二次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推动汽车产业从依靠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转型、从单纯发展汽车产业向汽车相关产业联动发展转型”的升级目标。

十堰的汽车产业优势吸引着大批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纷至沓来。

在湖北易倍思汽车电子装置有限公司10万级净化车间里,第一财经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赶制上汽通用五菱的新能源汽车风加热PTC总成零部件。

易倍思是十堰经开区2021年引入的一家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电子元器件生产研发与制造的重资产招商项目。同年10月,在该区智创产业园多层厂房启动厂房改造和生产线安装,不到两个月就建成了一条风加热PTC总成全自动生产线并实现投产。

易倍思运营经理兰青告诉记者,去年1月,公司陆续接到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易捷特、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订单。当地政府得知企业发展需求后,迅速组织全方位服务和投资激励,很快就启动新建了两条水加热PTC总成全自动生产线。今年上半年,易倍思实现产值4500万元,预计2023年全年产能可达65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远景动力技术(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能也感受到了“十堰速度”。落户在十堰市张湾区的远景动力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在继去年底首条商用车电池Pack产线正式量产后,近日又一条305Ah储能专用电芯产线实现满产。

孙志能介绍,远景动力零碳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规划产能20GWh,生产最新一代的动力与储能电池产品,主攻商用车市场和储能市场。七条生产线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近200亿元。目前,远景动力十堰电池基地的订单已被全球前五大储能客户和头部车企客户锁定。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核心“赛道”,十堰市已建、在建或将建的新型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超过500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24家规模以上新型动力电池企业实现产值84.3亿元,同比增长138.9%。随着万润、远景、正威等项目投产或扩大产能,预计到今年年底,十堰新型动力电池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将提升到10%以上。

为了促进当地电池企业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携手,十堰当地政府还出台政策,鼓励整车企业充分挖掘车用动力电池资源,对十堰整车生产企业使用本地车用动力电池,给予每度电20元的补贴,单个企业最高补贴不超过500万元。

“除了运输成本优势和时间成本优势之外,车企配套本地的电池可以在售后服务和技术开发方面得到更快响应。”东风商用车有关负责人称。

刘剑表示,十堰目前已经完成了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的全面布局。力争到2025年,新型电池产业规模达到40GWh,零部件产值突破1000亿元,整零比达到1:1以上,本地配套率达到70%以上,带动汽车装备产业300亿元,形成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和多能源动力总成等多技术路线的新能源产品矩阵。

厂下山车出海建新城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十堰汽车老工业基地所处的区位、工艺、物流等已不再满足发展需求。为了让汽车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气象,除加速培育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新格局外,十堰还启动了东风装备公司整体搬迁改造工程,原先分散在多个山沟沟里的铸锻厂、模具厂、刃量具厂纷纷走出大山,搬进十堰工业新区B园的东风(十堰)装备工业园。

走进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模具分公司(下称“东风模具”)的新车间内,记者看到一条从加工、装配、调试到发货的“一个流”模具生产线,一排排高端的自动化数控加工设备,一座座高大的模具调试压机,模具铸件通过工人一道道生产工序,变为一个个精美的模具,再被装上物流车辆发往客户线边。

在模具检测区,检测员手拿一个“球形复眼”设备,正在测量汽车侧围拉延模具。东风模具质量管理部负责人介绍,以往检测模具成品,主要靠人力手工检测,先在模具上贴点、喷粉,检测设备要放在大架子上,得3个人围着模具转,进行拍照,耗时至少2个小时。现在只需用这个激光扫描仪一扫,所有数据上传电脑,10分钟就出检测结果,与数模一对比,就知道哪里需要调试,精度达到0.02毫米以内,新工厂在智慧化检测方面做了大力提升,有效解决加工检测瓶颈。

“东风模具始建于1969年,坐落于十堰市繁华闹市区的东岳路100号,随着城市和汽车工业的发展,老工厂场地不足、工艺布局不合理、物流不畅、交通受阻等矛盾日益突出,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搬迁工作刻不容缓。”东风模具搬迁办负责人表示。

2022年11月,东风模具新工厂建成满产。模具中心包括一个连体12跨模具车间、3个辅助建筑,合计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实现了业务优化和流程再造。相比搬迁前,整体产能提升了40%,测量效率提升30%,节煤4万多吨,成本下降30~40%,也消除了物流拥堵及安全、环保隐患。

此外,面对日趋内卷的国内商用车市场环境,十堰车企纷纷拓展海外市场。今年上半年,十堰汽车整车出口超36亿元,增幅达50%以上,约占湖北全省汽车出口的40%。

在东风特汽停车场内,整齐停放着即将发往美国的新能源物流车。毛瑞平介绍,东风特汽与恒源电气集团历时两年的攻关,终于得到了美国车规的认证,首批订单300辆,总价值7500万元。

“这是中国电动商用车第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订单,可以说是中国商用车海外市场发展的里程牌。” 恒源电气集团董事长兼CEO王祖光介绍,美国电动商用车市场每年大概有30万到40万辆的销量,按照保守能拿到三分之一的市场计算,每年有望出口美国10万辆,预计出口金额至少在68亿美元以上。

作为湖北乃至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出口企业之一,位于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每天都有近300辆新能源汽车下线。2021年,该公司开始大规模出口纯电动汽车,当年出口达3.7万辆,2022年出口量增长至6.35万辆。未来几年,出口规模预计将达10万辆以上。

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玉鸿亦表示,公司去年出口量超过了2万辆,出口的整车价值超过了70亿元,今年的目标是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增长10%到15%,出口量力争达到2~2.3万辆。

《行动方案》提到,十堰将持续优化出口激励政策,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重点支持易捷特巩固欧洲市场,支持东风商用车、驰田汽车、东风特汽等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南非、东南亚市场。

长期关注十堰汽车产业转型的区域经济专家范民英表示,十堰是全国汽车产业单一产品地域集聚度最高的城市,十堰汽车产业与当地宏观经济正相关性特征显著。他建议,十堰建设现代新车城,应着重从供给端入手,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在汽车产业的“破”与“立”上下功夫。“破”就是破除无效供给,倒逼落后汽车产能退出;“立”就是依据市场需求,大力培育新动能。

十堰从“汽车工业强市”到“现代化的新车城”的转变,也离不开人才培养的升级。范民英说,与过去的劳动力结构相比,十堰市现在每年近两万大学毕业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底气,政府应建立适应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人才流动机制,重视生产一线技工的培训工作,进行订单式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实际操作经验、能适应汽车工业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工人队伍。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