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 » 电动汽车 » 正文

辽宁沈阳大东:打造国家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日期:2023-09-21    来源:新华网

国际充换电网

2023
09/21
17:4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 新能源汽车 汽车行业

“看到”道路前方有工人作业,车辆自动减速,方向盘向左调整方向,自动避障后重新上路;发现被几辆大卡车“包围”后,车辆自动加速换道,平稳驶向前方;过红绿灯、转弯、调头更是不在话下,宛如车技娴熟的“老司机”……在沈阳沈北路、蒲平路、大望街、虎石台南大街合围形成的“四横五纵”路网区域内,记者乘坐百度L4级无人驾驶智能车,实地感受了一把科技的魅力。

在华晨宝马大东工厂,记者看到一排排新能源汽车整齐地停在太阳能电池板下面。一直以来,华晨宝马大东工厂在数字化、可持续和精益生产等方面按照宝马全球最新和最高标准建造,17.9万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助力宝马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绿电模式。截至2022年底,大东区工业企业光伏分布式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47兆瓦,实现了多种资源循环利用。

沈阳大东区因车而兴,产业底蕴深厚。我国第一辆国产民生牌载重汽车、第一辆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华牌轿车,以及宝马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都是从大东区驶出。如今大东区紧紧把握住新旧动能转换的风口,瞄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赛道,借助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加快实施东北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商用区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建设,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大东区委书记李刚表示:“未来,大东区将分阶段完成智慧路网全覆盖,建成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生态系统,并通过沈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园区建设,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同时充分借助京沈合作的契机,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特别是自动驾驶商用化进程,全面推广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在大东、在沈阳的落地实践,打造具有沈阳特色的场景运营模式,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范本,为智慧辽宁、数字东北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聪明”的车驶向“智慧”的路

智能网联交通作为汽车与信息通信技术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在时下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变革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战略制高点,也成为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汽车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

在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与国家发改委《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推动之下,随着5G和智能网联技术迅速推广,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接受度逐渐增高,智能网联系统在汽车产业内的装配率将在2025年达到83%,出货量将增至2490万台,复合年均增长率16.1%,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带来的不仅是汽车产业的变革,更催生了无数以汽车为载体的“新赛道”。这条新赛道上,大东区先行先试,善作善成,大力推动“车、路、云、网、图”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大东区已建成智慧公交线路22公里,并打造了全长17.5公里的L4级开放式测试道路,支持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运营等。该道路沿途有机关、高校、企业、厂区等不同场景,在道路上部署智能网联道路设施包含摄像机感知系统、雷达感知系统、信号灯感知系统、C-V2X通信系统、边缘计算系统等,并通过路网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全面增强道路感知能力、数据获取能力、智能网联应用能力,实现由普通城市道路到智慧城市道路的提升。

除了记者乘坐的百度Robotaxi,大东区智慧公交项目还选取了“汽车城专线”作为改造路线,构建“车、路、云”协同的V2X车联网应用环境。结合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部署C-V2X网络、路侧感知单元、公交站台升级改造、综合管理平台等基础设施;开放测试道路里程达到22千米,改造公交车辆11台,完成城市路网车联网服务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统能力升级;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场,并实现智慧公交示范运营等场景。

完备的场景、优良的测试应用环境,吸引大量创新企业在沈阳落地生根。2023年大东区与国内领先的北京亦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共同组建了沈阳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沈阳车网公司负责运营和招商的沈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园区内,记者看到这里已经汇聚了百度、云控智行、华为智能网联云创新中心、科大讯飞产业加速中心等智能网联汽车头部企业30余家,这为本地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转型升级构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实时的云、可靠的网、精确的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大东区变为现实。

大东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张悦告诉记者:“2023年内大东区将建成100公里智慧道路,到2025年覆盖大东全域101平方公里、2027年在全市推广到300平方公里,下一步,我们还将推出东中街—龙之梦旅游观光等5个智能化商用场景,促进无人智能驾驶公交、售卖、清洁车等走进普通市民生活。”

前瞻布局抢占新能源新赛道

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走进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操作各类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总装线上一辆辆纯电动BMWiX3与普通燃油X3实现完全共线,以50多秒一台的速度下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达25.6%。2023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234.1万辆,其中出口新能源汽车53.4万辆。

6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国内国际资源开发利用,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

攻克新技术、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多年来大东区扎实推动汽车产业发展,去年,宝马iX3纯电动车产车6.4万辆,同比增长42.7%;敏能蓄电池盒产量持续增长,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336%。

在发展电动车的基础上,大东区还聚焦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着力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核心承载区,引进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亿华通,储备了投资2亿元的上海攀业氢能车辆、2亿元的佛山中科润谷智慧能源、1亿元的上海神力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等30余个汽车零部件及氢能产业重点项目。

“大东区是沈阳打造东北氢燃料电池汽车第一城的核心承载区。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建设占地50万平方米的氢能示范产业园,年内将建成全市首座加氢站,力争实现20辆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试运行。同时,年内将投放氢能共享单车2000辆,打造全省首个氢能应用场景。2024年上半年,计划召开首届沈阳氢能产业国际大会。到2025年,计划建设加氢站10座以上,物流、环卫、公交、通勤等场景氢燃料电池汽车突破1000辆。”大东区副区长陈兆春对记者表示。

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加速升级

大东正全力打造的东北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商用区,坐落在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内。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认定、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是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首个千亿产业集群。

开发区汽车产业优势明显,目前形成了以华晨宝马、上通北盛等整车制造企业为龙头,德科斯米尔、法雷奥、延锋座椅、福耀玻璃等百余家国际知名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大东工厂)成长为千亿级整车工厂,2022年产值达1620.8亿元,同比增长12.3%;产车39.5万辆,同比增长8.1%;新能源汽车产值255.2亿元、产车7.8万辆。

今年,普林泽智能化铰链生产线、德凯检测检验基地、福耀汽车玻璃镀膜生产线等7个整车及零部件项目落地,投资1.3亿元的圣祥新能源充电桩项目开工,华通RDC宝马东北进口零部件转运中心投入运营。值得一提的是,沈阳市首个汽车零部件外资企业总部——德科斯米尔中国区总部落户大东,已成长为全省首家年产值突破6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自2017年起,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在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中始终保持第一。近年来,开发区获批了国家级绿色园区、辽宁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拥有华晨宝马、上汽通用北盛两家国际知名车企,以及德科斯米尔、福耀玻璃等一批高端零部件制造企业,汽车产业成为全省首个千亿产业集群,并正在向两千亿体量升级。在此基础上,我们全力推动开发区创新提升,加快发展航空航天、智能网联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人形仿真服务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加速建设智能网联大厦、沈阳都市工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积极推动开发区向国家级开发区迈进。”大东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悦对记者表示。

此外,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还积极发挥宝马大东工厂5G场景应用示范引领作用,鼓励重点企业参与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数字化生产线等智能升级项目。今年上半年,开发区获批辽宁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示范项目,这将助推5G网络建设及多个领域的融合场景应用落地。

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0亿元,同比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59.3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汽车整车产值936.8亿元,同比增长21.4%;固定资产投资44.5亿元,同比下降3.2%。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