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充电,到底要不要充满”?相信不少电动车主一定被这个问题困扰过。的确,网上对此说法不一,有的车主表示:“说明书上写需要每周至少充满一次”,也有忠实的星友认为遵循“浅充浅放”即可。那么,到底该听谁的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
01.认识电池:三元锂电与磷酸铁锂
大家都知道,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磷酸铁锂电池,一种为三元锂电池。从材料来看,两者负极均为石墨,电解质也都以六氟磷酸锂为主,区别之一就在于“正极”,前者以磷酸铁锂为主,后者以镍、钴、锰(或铝)和锂为主。因为材料不同,两种电池的性能特点也有所区别,重点集中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上。
首先,磷酸铁锂电池电芯能量密度大概是110Wh/kg,三元锂电池电芯能量密度则普遍在240Wh/kg,因此,同样重量的情况下,三元锂电续航更长。而三元锂电池电压平台也高于磷酸铁锂电池,因此更适合“快充”。但同时,三元锂电池液态电解质易燃易爆,安全性上不如耐高温、稳定性强的磷酸铁锂电池。
也正因如此,目前,不少乘用车更偏向使用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则更多使用在纯电客车等商用车型。当然,比如特斯拉、比亚迪等在内的知名车企,也会在部分车型上选择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02.浅充浅放、当充则充、避免过充
那么,针对这两种电池,正确的充电方式是怎样的呢?答案就是“浅充浅放、当充则充、避免过充”。
讲到这里,一定有人会困惑,“APP和说明书上都说最好要充满,那到底该听谁的呢?”在解答这个疑问之前,我们不妨先回到电池本身: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虽然特性有所不同,但本身都属于锂电池。而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的,这也就代表了,“充满”并不是它的必选项。
所谓电池记忆效应,又称电池结晶效应。是指电池因为使用而使电池内容物产生结晶的一种效应。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电池重复的部分充电与放电不完全所致。会使电池暂时性的容量减小,导致使用时间缩短。一般只会发生在镍镉电池,镍氢电池较少,锂电池则无此现象。(来源:百度百科)
因此,使用锂电池,并不需要每次都充满,随用随充,浅充浅放最佳,避免过充过放,日常驾驶要尽量保持电量在20-90%之间,同时,不必过分执着快充或者慢充,两者相结合即可。
此外,有条件、且不追求充电速度的星友,平时也可以选择在家使用慢充,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电费,还能助力削峰填谷,更好地加快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03.表显100%,不代表真的“充满”
看完上面的内容,一定还会有人坚持,“说明书上的才是正确的”。小星对此表示理解。之所以会出现车企与充电企业说法不统一的情况,其实是因为双方的出发点不同。
在日常驾驶中,SOC(汽车电池剩余容量)是车主了解车辆续航里程的窗口,但其结果受电流、电压、温度等多重因素影响,精确度时常受到车主诟病。而磷酸铁锂电池SOC在15%~95%区间内,电压较为稳定,适合通过“充满”来校准SOC精确度,因此,部分车企为了获取更多的校正数据,会建议车主每周充满一至两次,用于修正相关数据。
现在,大家还会认为,“充满”才是磷酸铁锂的正确充电方式吗?这也是为什么,星星充电的场站会将桩端的SOC普遍设置为95%(部分场站,夏天高温天气甚至会下调至90%)的原因,为的就是更好地确保各位星友充电时的安全。
不仅如此,其实,即便我们真的充电至表显100%,也并不代表电池真的被“充满”,可能只达到了电池真正容量的80-90%。而电池厂商这么做,也并不是在欺骗消费者,而是同样出于对安全的考量,这也是行业所说的“安全冗余”,以此来避免电池过充过放,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其实,电动汽车发展至今,其各项技术已十分成熟,大家无需过度担忧和焦虑,只需选择正确的充电方式,做到“浅充浅放、当充则充、避免过充”即可。
大家还有什么充电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