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行业人物 » 正文

邵丹薇: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日期:2023-03-31    来源:智能网联汽车杂志

国际充换电网

2023
03/31
09:2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充换电基础设施 充电桩 电动汽车

导语:

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迈向规模化发展阶段,但对应的充电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仍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车多桩少”问题突出。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交通领域终端“电气化+清洁化”的重要解决途径,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迈向规模化发展阶段,但对应的充电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仍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车多桩少”问题突出。

充电服务存难题

2020年两会后,充电桩被正式纳入新基建范畴。2022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中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要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相关行业报告指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作用下,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建设显著提速。随着新能源销量提升,叠加1∶1车桩比目标,未来十年,中国充电桩建设仍然存在约6300万元的缺口,预计催生万亿级充电桩市场。

“配套支撑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需要构建完善、高效、开放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说,某种程度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能源结构升级和培育新兴消费市场的重要举措。

但现实和理想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在全国政协委员、星星充电创始人、万帮数字能源董事长邵丹薇看来,在充电设施平台智联、技术标准、建设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充电服务平台亟待互联互通。充电设施投资主体和充电服务平台众多,各平台独立运行且存在数据壁垒,尚未实现各类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统一结算,造成新能源用户找桩充电效率低、体验差,充电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不高,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二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亟待优化。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为就近满足离散分布的充电需求,主要采用“居民小区慢充为主+公共快充为辅”的充电设施建设模式,但由于老旧小区建桩先天条件不足等原因,实践中存在建设改造成本高、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随着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该问题将会进一步放大,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及早谋划应对。

三是充换电设施技术标准体系亟待更新完善。随着新能源汽车用户需求日益多元化,部分存量充电桩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充电技术需要加快迭代升级;换电领域则由于电池标准不统一、初期投入高等原因,推广也面临障碍。

四是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发展亟待协同互进。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型负荷和储能综合体,由于缺乏政策引导和先进控制策略等原因,还未能在电网调峰、需求响应等场景有效发挥作用。居民小区多利用夜间时段充电,与用电负荷高峰时段叠加,形成尖峰负荷,且此时风光等新能源出力不足,未能真正实现“用清洁电”。

从源头解决充电焦虑

充电问题若无法有效解决,将会阻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邵丹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解决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维中存在的问题,助力电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她针对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加强充电设施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全国统一的充电监控平台,挖掘大数据价值,集成接入各类充电设施和新能源企业运营平台数据,发挥数据赋能作用,为充电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提供支撑;同时引导企业联合合作,实现各类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用户充电体验。

二是推广科学高效的充换电模式。优先发展“企事业单位有序充电为主 + 公共快充为辅”的“工作地充电”模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迅速布局充电设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在城市服务半径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强快充桩布局,补足充电服务短板。在重卡、物流等专用车领域,进一步加大换电模式推广应用,落地实施换电车辆购置补贴、城市通行路权开放、场站建设运营优惠等支持政策,提升换电模式的经济性。

三是更新完善充换电设施技术标准。由工信部、国家能源局与中电联等部门联合牵头,协同车端与桩端规范充电设施技术标准。明确大功率充电技术路线、起草光储充等系统产品技术标准、完善V2G与小功率直流的技术规范、探索直流母线充电微网的技术示范、更新充电设施兼容性要求与数据共享模式, 推动研制高性能、高兼容性换电设备,完善换电车辆、动力电池、换电接口等标准,提升换电的可靠性。

四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协同发展。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参与电力市场运营机制,通过V2G等试点示范,运用实时价格信号引导新能源汽车参与车网互动。充分发挥电网平台枢纽作用,挖掘新能源汽车参与电网负荷调节的潜力,实现充电负荷与新能源供应的精准匹配,更好地助力能源绿色转型。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