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大众、零跑之后,广汽也进入了自产电驱赛道。
8 月 11 日,广汽发布公告称,将设立电驱科技公司,实现自主 IDU 电驱系统及 GMC 混动机电耦合系统产业化。项目总投入 21.6 亿元。
据悉,该公司由广汽集团、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分别按 23%、26%、51% 的比例持股,计划在 2025 年建成生产线,每年生产 40 万套 IDU 电驱系统总成,及 10 万套 GMC 混动机电耦合系统的电机和电控,以保障供应链的稳定,降低核心零部件的采购成本。
在广汽看来,电驱科技公司的成立,将帮助其掌控电驱核心技术、实现部分电驱自产。但从持股比例来看更多的还是服务于广汽埃安。
1
电池、电驱,广汽加速新能源布局
事实上,随着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加剧,各大车企都进行着相关领域布局,广汽也不例外,尤其是喊出要成为新能源领域领导品牌的广汽埃安。
从 2017 年成立建厂,到更名独立、混改融资、筹备上市,广汽埃安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产品矩阵也越扩越大,目前在售车型包括 AION S、AION S Plus、AION Y、AION LX Plus、AION V Plus 五款,其中 AION S、AION Y 两款车型销量表现最突出,逐渐成为 15 万 -20 万级别细分市场的佼佼者。
产品矩阵的丰富和完善,也让广汽埃安在近两年迎来了高速发展。数据显示,去年广汽埃安累计销售 12.7 万辆,同比增速达 100%;今年前 7 个月,广汽埃安已累计交付 12.53 万辆,同比增长 134.74%,几乎追上了去年的全年销量。
借助规模优势,广汽埃安也在加快能源生态布局。
在电池技术领域,广汽自主开发了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超级快充电池技术、弹匣电池技术、GEP 纯电专属平台、" 三合一 " 高效集成电驱、两挡 " 四合一 " 高效集成电驱等技术,这些技术都被应用到了广汽埃安的产品上。
比如,Aion Y 搭载了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大大提升了电动车电池安全性能;Aion S 搭载了 " 三合一 " 电驱系统,使其体积减少 15%,重量减少 20%,同时实现最大功率 135kW、峰值扭矩 300N.m、0-100km/h 加速时间仅 7.9s。
上个月,广汽又与广汽埃安联合投资了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将围绕充换电网络建设及运营、技术研发、电池运营管理、能源交易、太阳能发电技术、储能技术、数据处理和存储等开展业务。
至此,广汽埃安也形成了整车、电池、充换电、电驱系统等上下游的协同发展,而电驱系统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2
千亿市场,抓住未来要越早越好?
当前,纯电车及混动汽车市场发展迅速。电驱动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作为新能源汽车的 " 心脏 ",电驱动系统发挥了燃油汽车中 " 发动机 +ECU 电控单元 + 变速箱 " 的作用,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整车使用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核心表现。
而且,无论采用何种电动化技术路径或何种电池类型,新能源汽车都需要电驱动系统实现动力输出与控制。因此,实现 IDU 电驱系统总成及其核心部件、GMC 混动机电耦合系统关键核心部件的自研自制,掌握核心技术、持续保持整车产品技术先进性,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电驱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地提升。有数据统计,今年 1-6 月,新能源乘用车电机累计搭载量为 231.8 万套,同比增长 129.3%。新能源乘用车三合一及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搭载量为 136.8 万套,同比增长 100.9%,占到总配套量的 59.0%。
而除广汽之外,目前也只有比亚迪、特斯拉、蔚来汽车、大众汽车、零跑汽车进入了这个领域。
"2022 年上半年电机的市场份额高度依赖于整车企业的选择。配套企业装机量前三是弗迪动力、特斯拉,这都是车企垂直一体化的典型。"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反映差异度的高功率和高性能电机,车企还是要自己自建,这是确定的一种大的趋势,都指望把这块量起来,广汽成立电驱科技公司也是意料之中。
毕竟有机构预计,国内电驱动市场到 2025 年整体规模有望达到 1445.5 亿元,CAGR34.6%,全球电驱动系统市场规模可达约 3614 亿元,而在这个赛道越早布局则意味着将拥有越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