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 » 燃料电池汽车 » 正文

产业潜力加速释放 燃料电池车2025年决战商业化

日期:2021-09-23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武新苗

国际充换电网

2021
09/23
11:4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燃料电池车 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

2021年被认为是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破局”之年。随着北京、上海和广东等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获批,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产业潜力加速释放

当前,在“双碳”战略目标的赋能下,汽车行业加速转型重塑,而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也是“双碳”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

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朝云表示,在“双碳”目标的赋能下,汽车行业正朝着零碳的方向发展,2030年以后行业要实现“脱碳向氢”的目标。他预测,到2030年商用车市场规模或达到500万辆,氢燃料电池车将达200万辆。不过,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取决于加速创造市场化的条件。

一直以来,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过程中,燃料电池路线将率先在商用车落地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指出,燃料电池的能量比较高,且电堆和氢罐分离,安全性较高;同时,燃料电池的续驶里程、加氢时间、驾驶舒适性均可与燃油车媲美。因此,燃料电池车适合长途重载车型。

“除此之外,轻轨也是氢能的重要应用方向,”巴拉德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亚太区销售与市场总监余凌表示,目前,巴拉德在佛山的氢燃料电池轻轨线路是世界上首条商业化的氢燃料电池轻轨,出勤率非常高,今后,巴拉德还将在四川等地落地轻轨项目。

降成本和长寿命并进

近年来,在国家层面及各地方政策的助推下,燃料电池产业的示范应用不断提速,发展风口已至。然而,在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技术等问题依然是商业化推广的痛点。

衣宝廉认为,燃料电池汽车要实现产业化,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关键材料与零部件的批量生产,大幅降低燃料电池汽车成本、加氢站建设成本以及氢源成本。

降低成本、实现产业化是行业发展的关键目标,余凌表示,最后的战役在2025年或2030年以后,只有将降低成本和提升寿命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未来3年,巴拉德的目标是在目前的基础上,把成本降低70%。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我们计划通过整合供应链体系、改进工艺及生产线以及系统降成本等途径来实现,与供应链的战略合作伙伴进行共同开发、批量化设计,增加本土生产线、提高自动化的水平,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本土化,减少生产制造成本,与产业链企业一同降成本。”他说。

此外,从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发展角度来看,目前,燃料电池的关键核心技术依然有待突破。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易培云表示,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链很长,近年来,虽然随着产业的高速发展,大部分零部件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但一些关键技术依然未实现自主。对于企业而言,产品技术与研发能力的提升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方向,同时,企业要提升制造技术和工程能力,通过高可靠性设计、高一致性装配、高效率的柔性生产线来实现产业化,生产出寿命长、品质可靠的产品。“当然,产业化早期也需要解决好投入与产出的矛盾、产品技术迭代加快与生产线相对固定的矛盾。”他说。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