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车联网技术 » 正文

如何为智能网联汽车“智商”打分? 用户参与度成为重要指标

日期:2021-04-25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赵琼

国际充换电网

2021
04/25
10:5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技术 新能源汽车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说:“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的渗透率约为45%。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占60%的汽车市场规模。”与之相对应的是,“智能传感系统”、“智能计算机系统”、“辅助驾驶系统”等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不同功能的名词开始被消费者常用。

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前沿技术,给消费者带来诸多选择难题。记者了解到,有单位正在试图建立智能汽车评价体系,以标准助力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不过,对智能网联汽车评价体系的建立,业界有不同看法。

建立客观、公正、合理的智能网联汽车评价体系,需要多方推动。

市场之需

在汽车“新四化”浪潮的推动下,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新的市场风口。各大汽车企业集中发力智能技术应用,频繁推出配备辅助驾驶,HUD、车联网、OTA升级、智能语音交互等富含智能驾驶功能的热门车型,以期抢占市场先机。根据IHS Markit对全球不同区域市场车联网销量的预测,中国市场车联网销量增速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智能化市场。

我国非常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鼓励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发展的顶层政策和配套措施,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将基本形成。

“各大汽车企业纷纷入局,智能化产品层出不穷,反映出国内汽车消费领域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强劲需求。”不过,陈士华也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比如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能否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能否跟得上用车场景的迭代速度、消费者对产品的智能化程度是否认同等问题都值得关注。

根据《2020德勤全球汽车消费者调研报告》,76%的中国受访者认同车联网发展将为驾乘带来更多便利,远高于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受访者的比例,显示出中国消费者在消费习惯上已经对车联网的应用生态有准备。不过,记者采访不同地区的多位车主,发现当下消费者对智能技术的应用、认知理解存在着较大差异。比如,较少的消费者乐意关注更新的智能技术;女性车主对智能汽车的功能更不了解。

之前,J.D.Power(君迪)发布了2020中国汽车科技配置体验研究(TXI)报告。该研究报告反映了汽车用户对26项前沿科技配置的质量反馈和使用体验。研究结果显示,缺乏使用场景和不知道如何使用是导致先进科技配置不被使用的主要原因,汽车厂商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需充分将用户需求、学习成本和使用体验等因素考虑在内。

行业发展和消费者使用,都急需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评价体系。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代表着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智能网联汽车的复杂性,必须深入研究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和评价问题,确保其测试评价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从而建立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指导测试和评价工作积极有效开展。”

多方积极探索

记者了解到,有单位新推出的智能汽车评价体系主要评价主流的汽车智能化功能,从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个维度进行评测。其专业车辆评测团队在评测体验超过百款车型的智能化功能之后,参考了中国汽研等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评测标准,推出了智能汽车评价体系。据悉,智能座舱部分从功能满足度、交互便利度、场景覆盖度、沟通好感度四大维度进行评价。智能驾驶评价基于城市路况、高速公路、泊车和应急四大场景。每辆车将通过超过500公里的实际道路和专业封闭场地测试,测试结果通过量化分数的形式展现,方便人们在不同车型和系统之间进行横向对比。

有业内人士直言,按照这个智能网联汽车评价体系打分并设立一个标准,没有实际意义。这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NCAP五星碰撞试验又有多少人关注呢?其结果在消费者真正购车时并不会成为决策的标准。”

其实,业界对智能汽车评价体系的思考从未停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标准法规专家夏媛表示,如何客观地评价智能网联汽车在功能和性能方面的表现,是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落地之前需要行业思考并达成共识的一个问题。

基于整个行业的理解,夏媛表示,在测试之后,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评价指数需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维度是性能,由安全和体验两个维度组成,代表智能网联汽车的整体表现。第二个维度是配置,作为性能评价的辅助,用来表示系统和自动驾驶关键零部件硬件的水平,硬件水平代表系统能够处理场景的上限。安全、体验和配置三大指标再继续延伸出各种维度。

记者了解到,这个评价体系希望能够客观评价智能网联汽车。不过,这只是第一阶段的研究,后续华为会迭代进行研究,对参数进行深化。

用户评估体系不可少

智能汽车评价体系建立的初衷,应当是让企业读懂用户、服务好用户、让消费者轻松找到最优之选。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更偏向于“软性体验”,每个消费者的体验都不一样,只是评级,没有多大意义。上海一位车主告诉记者,国内汽车文化尚不成熟,消费者对汽车的实际需求相对有限;打造一辆具有现代感和科技感的汽车很容易,但汽车企业的研发、制造成本有限,基本都把钱花在硬件上;软件优化费时费力,消费者却感知不出来,实际体验并不好。

建立智能汽车评价体系的思维必须与建立传统汽车评价体系完全不一样。传统的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估以配置多少、水平高低为主要依据,忽视了各项配置功能的实际体验。威尔森相关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功能评估,要以用户体验为标准。当前,国内汽车消费者更加成熟和理性,过往的用车经验将直接影响他们购买下一辆车的评判标准。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评价体系,应该逐步完善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功能评估体系,及时追踪车主反馈,并作为产品改善的依据。

在智能化大趋势下,汽车消费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能否常用常新、持续创造价值成为汽车产品能否赢得市场的关键。自动驾驶行为、功能应用能否让消费者感到舒适,将决定智能网联汽车能否成功走向市场化。提起当下智能汽车评价体系的构建对消费者的影响,崔东树告诉记者:“不同的评价体系评价同一辆车,会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真正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还得让消费者自己体验、选择。消费者口碑更能代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的风向。汽车企业、市场和消费者三者联合起来,才能让评价体系更加接近客观公正。”

如何给汽车的“智商”打分?早在2017年,中国汽研就发布了“i-VISTA智能网联汽车评价体系框架”。记者了解到,按照此前的规划,i-VISTA智能网联汽车评价体系会升级为2.0版本,并在2023年实现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评价、体验评价、能耗评价、效率评价等综合评价。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