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 » 电动汽车 » 正文

重磅新品将“亮剑”,长城未势能源自主正向研发“秘籍”

日期:2020-09-10    来源:高工  作者:万萍萍

国际充换电网

2020
09/10
10:3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长城未势能源 燃料电池汽车 长城汽车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极有可能实现从“跟随”跨越到“引领”地位的前景产业,如何牢牢掌握核心关键技术,避免重蹈类似芯片产业被国外扼住喉咙的覆辙,已经成为行业内外之众望所归。

有这么一家国内企业,将“掌握自主核心关键技术”理念深入骨髓,自踏入氢燃料电池领域起,就朝着要达到国际顶尖水平的目标,在全球范围内搭建国际化团队,严格坚守自主正向研发,解决问题时尊重第一原理去创新,追问现象的本质,从源头解决问题进行发明和创造。截至目前,它在氢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及部件上的投入已高达15.7亿元。

它,就是在国内乘用车领域占据重要一极,并以技术创新推动氢电产业前行的长城控股集团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5年间,未势能源研发团队创造了360多项专利技术,并解决了从燃料电池发动机、燃料电池堆到储氢瓶阀及减压阀等多项关键“卡脖子”技术。再过几天的9月13日,未势能源将向全行业正式发布包括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高压储氢瓶阀及减压阀等多款产品,将再次印证过硬的产品技术实力。

虽已取得令业界瞩目的成果,但长城控股未势能源总裁陈雪松向记者强调,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真正要实现在全球竞争中“换道超车”,需要整个行业上下游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自主研发,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未来才不至于出现类似芯片领域的缺“芯”之痛。长城未势能源在氢能领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们在自主正向研发的道路上,会始终把握自身在资源、平台、人才上的多重优势。同时,我们始终也秉持‘共享、共创、共赢’的开放心态,欢迎行业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携手共进,共推行业发展。”陈雪松说。

走氢能“长征路”,不畏商业化艰难

当被问及当初长城为何决定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进行战略投资,以及如何深入其中布一盘大棋局,陈雪松表示遵循了16字的总体方针:战略升维,战术降维,自主开发,国际一流。

“我们的战略规划从能源和交通两大支柱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进行判断,氢能+燃料电池技术路线是连接两大行业和实现能源低碳化和交通电气化的最佳解决途径之一。”陈雪松回忆道,长城在规划阶段对这两个大的行业趋势做了分析以后,认为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值得进行战略投资,于是在2016年立项,在长城技术中心框架下进行孵化。

彼时基于对行业现实状况的深入了解,长城决策层认为做氢能不可能一蹴而就,未来面临的一定是漫长而艰苦的“长征路”,但既然决定做了,就必须不畏艰难把氢能做到商业化。有了这个战略高度以后,就决定了接下来的战术规划,包括周期、技术路线、商业模式等。

战术降维是指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进行创新。解决问题时,尊重第一原理去创新,追问现象的本质,从源头解决问题进行发明和创造。为做到这一点,长城采取的模式是引进人才、建立体系、建立能力,立足自主迭代开发。目前长城未势能源布局了上海、保定、日本、加拿大四大研发中心,组建起文化多元、技术领先的近400人的研发团队。

“我们不能买产品技术,这种方式在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很快会失去先进性,未来公司产品技术要达到国际化水平,一开始建立团队就要按照国际化的高度来规划,同时始终秉持严格按照整车V流程开发,做好最基础的充分技术论证和测试验证工作。”陈雪松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真正的自主正向研发,才能做正确的事,走正确的道路。

长城未势能源起点非同一般,对标的也都是丰田、宝马、现代这类国际大公司,因此定的产品开发指标很高。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团队在开发氢能发动机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其中感受最深的是行业规模偏小,零部件供应商规模小、水平欠缺。这倒逼着团队不得不自己去开发很多核心零部件,比如空气轴承空压机、引射器、升压器、电堆等。

凭借极为扎实的研发基础,未势能源很快开发出了系列产品,大功率金属板电堆及发动机涵盖乘用车、商用车,电堆自动化产线年产1000台套,已经投入使用;储氢系统核心零部件瓶阀、减压阀等攻克国内技术空白。

未势能源年产1000台大功率燃料电池堆生产线

打造较为完善的产品开发体系,其中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检测。一款产品开发出来后,能否快速及准确检测,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开发进程;能否对出厂产品进行充分的检测以保证产品质量,则意味着企业量产能力的高低。

传承整车开发严谨的作风,长城也非常重视检测环节。其投入5.7亿元购置国际一流测试、生产设备,研发中心硬件设施世界一流,拥有近万平米的实验室、几百台套设施和仪器、近千项测试项目。长城氢能技术中心可全面开展储氢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测试,燃料电池材料、电堆、系统测试还有整车的测试。强大的研发及检测能力为长城的研发成果提供了支撑。

长城氢能检测中心燃料电池测试实验室

陈雪松透露:“经过了积累、自主迭代开发,我们具备了在汽车行业经常讲的人、机、料、法、环这几个因素,试制线能力和采用的材料、零部件、研发方法和环境都具备了软硬件的能力,专利技术高达360多项,为长城集团在氢能领域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

“商乘并举”策略,携上下游行稳致远

在近日举行的泰达汽车论坛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指出,新能源汽车单靠补贴是打造不了国际知名的民族汽车品牌,中央财政将创新支持方式,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健康有序发展。未来补贴政策的重点支持方向:一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二是燃料电池汽车在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二是城市群开展示范应用。

听完宋秋玲发言的陈雪松的最大感受就是:“长城氢能过去多年来所走的路,算是走对了。”

而对于补贴倾向支持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陈雪松表示:“长城一开始坚持乘用车,但考虑到中期规划要有战术灵活性,在商用车方面也是要有作为,所以采取的是‘商乘并举’策略。一个新行业从产品研发到推向市场要经过死亡之谷,现在因为乘用车要求的能源供给一时满足不了,要考虑怎么样渡过艰难的规模化时期,发现商用车能源供给好解决,现有的技术稍稍转化一下变成商用车,我觉得这是战术的调整,而不是战略的转移。”

事实上,长城汽车在燃料电池乘用车与商用车两方面进展都很不错。

一方面,长城汽车第一代氢燃料电池样车将在2021年推出,续航约900公里;2023年会出第二代燃料电池乘用车,续航1100km。

另一方面,长城未势能源全资子公司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定位为研发国产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的重要战略支撑点,联合大运汽车推出燃料电池重卡车型,搭载自主研发的100kW商用燃料电池发动机——超越300E,使用寿命突破10000小时,整车一次性续航里程可达1100公里。在9月中旬举行的FCVC大会上展出这一燃料电池重卡车型。

陈雪松透露,对于城市群示范及中重型商用车产业化应用,长城控股未势能源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布局,包括联合国内大型能源集团共同推动京津冀地区氢能一体化建设及商用车应用场景搭建。

毫无疑问,目前未势能源卓有成效地掌握了从材料端到整车端所有的核心环节技术,包括从前端到终端的布局也相当完善。有一个问题是,一家企业选择从头做到尾,在产业发展初期有必须这么做的理由,后期一旦规模化发展,专注于某一个或几个环节是否更有利于企业发展?

对此,陈雪松解释:“我们全行业企业都希望为客户提供一致性和稳定性都出色的可靠产品。但未势能源对于产品可靠性的理解,是从前端的研发测试开始直到终端产品的应用验证,只有在产品开发之初就进行严格的测试验证,反复打磨,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来真正可靠的产品,最终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大家都知道一个新的行业、新的产品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自主正向研发的道路上,始终把握自身在资源、平台、人才上的多重优势。同时,我们始终也秉持‘共享、共创、共赢’的开放心态,欢迎行业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携手共进,共推行业发展。”

面对当前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面临的种种困难,陈雪松呼吁,全行业上下游保持定力,携手共同研发,一起推动行业真正的“行稳致远”,通过市场示范建设拉动技术的逐步成熟。

在陈雪松看来,通过扩大燃料电池汽车规模,能起到一定的降本作用,但还远远不够,应该避免各地大干快上走10年前电动车的老路,要优先进行技术的积累与创新才能够真正达到没有补贴后大规模商业化的成本目标。这个时间可能会很长,材料的研发一般都要5到10年,因为要从材料级别、零部件级别、系统级别、整车级别逐层进行验证。

这需要行业上下游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自主研发,掌握核心关键技术。长城未势能源会为之不懈努力,做好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的“典范”。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