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PACK企业普莱德对赌失败,
宁德时代等股东补偿16.76亿元股份。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四连跌,
电池企业压力陡增。早已进入两极分化洗牌阶段的
动力电池产业雪上加霜,拉开死亡竞赛序幕。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2017年还有近200家电池企业逐鹿市场,而到了今年前10月,实现动力电池规模装机的电池企业仅30家左右。产业之艰难,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却过得极其滋润。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装机电量前十电池企业合计约41.1 GWh,占整体的88.6%。在整体订单数量大幅降低的背景下,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企业均在2019年接到国际车企的巨额订单或意向订单,无论规模还是金额都刷新了此前记录。
动力电池产业冰火交织的分层现象背后,或许是黎明曙光前的至暗时刻。新能源汽车分析师卢昊向时代财经表示,“动力电池产业的前景毋庸置疑,但对企业而言,回款周期长、客户市场难预料,技术革新在即、成本和质量压力巨大,使得电池企业生存问题成眼下最大难题。”
剩者为王时代,除质量、技术不断提升外,如何看准并绑定可靠的整车用户活下来,成了电池企业最大的生存难题。
巨头倒下背后,剩者为王
2016年10月,动力电池产业发生一起惊天收购案,东方精工以47.5亿元收购了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PACK企业普莱德(动力电池组装工艺企业),完成了从高端智能装备向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高调跨界,其中,29.45亿元以东方精工3.2亿股的股份交易,并签署《利润补偿协议》,承诺普莱德在2016-2019年期间,实现承诺(下图)业绩。若未能实现,则补偿东方精工净利差额(承诺净利和实际净利)的4.25倍金额,即东方精工以1元回购普莱德原股东持有的东方精工股票,不足部分由普莱德原股东以现金方式补足。
《利润补偿协议》对赌业绩明细
手握宁德时代、
北汽新能源两大原股东的PACK巨头普莱德在2016和2017年均完成均完成业绩要求,但2018年,新能源补贴下滑,普莱德多项业绩异常,当年净利润-2.17亿元。此外,彼时的电池产业已然“暴利”不在,东方精工与普莱德原股东陷入补偿争议纠纷。
直到2019年11月25日,双方“握手言和”,东方精工将获普莱德原股东16.76亿补偿金,并以15亿元现金向鼎晖瑞翔与鼎晖瑞普出售普莱德100%股权。
事实上,在补贴退坡倒逼动力电池降本,产业分层淘汰加速的大环境下,车企和电池企业都欲将PACK工艺收入囊下,以缩减成本,自身不具备核心研发技术的第三方PACK企业前景堪忧。
东方精工的悲剧只是产业分层,淘汰加速的一个缩影。
2019年11月,在电池行业里争议颇多的沃特玛正式进入破产程序,而2017年在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排行榜中,沃特玛跻身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无独有偶,近乎同一时间,曾声势浩大转型锂电的猛狮科技,也落得申请破产的悲壮结局。
高工产业研究(GGII)数据显示,TOP20企业占据总装机数量的82.18%。其中第三方PACK企业急速缩水,占比仅1成。
锂电分析师王科向时代财经表示,“普莱德、沃特玛、猛狮科技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产业布局气势恢宏,却在技术革新上陷入僵局,质量和技术始终是电池企业的立身根本,局势越残酷,根基就越为重要。”在王科看来,剩者为王的锂电时代,质量和技术将是优质车企选择电池企业的核心标准,也是电池企业柳暗花明的契机。
多方入局,新技术成电池产业最大变量
在动力电池产业里,具备成规模供应电池能力的企业数量不断凋零,动力电池新势力却在不断入场。
按照工信部最新的新能源产业规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5%左右。巨大的蛋糕面前,没有企业不心动。
目前,新势力主要来自于国外动力电池巨头,以及车企或其合资公司。三星、LG、松下等日韩动力电池卷土重来已是老生常谈,但目前还并未实现规模装机;车企参与其中的电池企业,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已经深根在中国电池产业格局中,包括较为人熟知的时代上汽、万向A123、蜂巢能源、吉利衡远等。
这些新晋电池企业中的一个共性是,对研发新技术格外热衷。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向时代财经表示,“一种电池技术一定有它走向淘汰的一天,而在此前,会基于此技术衍生出新的、更适合未来需求的技术路线。目前的主流电池技术三元锂电池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新的电池体系已经开始萌芽。”为此,蜂巢能源在重点开发高镍三元锂电池的同时,还研发了基于三元锂电池的四元锂电池以及无钴锂电池。
事实上,新技术一直是当前锂电行业的热门话题,电池企业围绕锂电新技术的博弈从未停止。2017年遨优动力富锂锰基电池一炮走红、菲斯克石墨烯电池博尽眼球、以色列Store Dot公司与日本东芝围绕闪充电池不断刷新充电速度……
不过,相比较这些小众电池技术路线,固态电池才是被几乎所有的国内外主流电池企业追捧的下一代技术路线,且规模量产时间不会太久。清淘、辉能等企业甚至已实现了固态电池量产,宁德时代等主流企业量产项目也提上日程。
尽管锂电新技术备受企业追捧,但在真正落地到整车并接受市场检验之前,还没有人能确定一项技术能被广泛应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博士曾向时代财经所表示,“所有电池企业发布的饱含前瞻技术的电池产品,在没有实际配套给整车之前,都是空中楼阁。”
唯一可以确定是,当下动力电池行业走到了技术更迭的十字路口,但具体哪种新技术、以怎样的方式颠覆电池上下游产业链格局,依旧没有人知道。这也是造就电池企业冰火两重天的一大因素,身处黑暗的未知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恐惧,唯有强者敢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