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行业人物 » 正文

北汽新能源连庆锋:智能网联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日期:2018-05-03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刘秀虹

国际充换电网

2018
05/03
08:0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北汽 智能网联 北汽新能源

  2018北京车展,中国汽车报邀请了十五家汽车行业领军企业的管理者,做客中国汽车报展台直播间,讨论交流企业发展战略、品牌个性和精神,并对新技术、新趋势进行了深入解析。
 
  以下是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桂俊松与北京新能源汽车公司党委副书记连庆锋访谈内容。
 
  桂俊松: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北汽新能源是元老型企业,做的早,产量大,但是目前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口,北汽新能源作为先行者,压力是否也很大?
 
  连庆锋:压力肯定有,作为先行者,或者作为引领者,压力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因为你需要知道下一步的路怎么走。跟随者只需跟前面那个人,按他的路来走就行。作为引领者,需要探索,还要在探索时保持对行业极强的定力。我相信新能源汽车肯定能做好,但同时要把握好风险,方向不能偏,如果出现偏离,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面临一些细节问题,还要去处理解决,所以压力很大。
 
  实际上在北京市场,现在老百姓对于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有所了解,但是我们在全国各个地方还处在普及阶段。在普及阶段,跟我们当年在北京开拓市场一样,得花大量的精力去推广,核心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能够认识、理解、接受新能源汽车,因为一旦普及起来,那个市场就进入大规模爆发阶段。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国内还有空白地,还有市场没有成熟,我们准备去开拓。
 
  您刚才谈到行业转型升级,实际上也是我们的战略,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产品。比如说在市场开拓阶段,我们就得靠国民车。因为在那个市场里,买电动车的更多是第二辆代步车。EC系列和EX360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性价比需求,例如EC市场销量已经超过同级别燃油车,电动车的经济性彻底打败了燃油车。但是在北京这样的成熟市场,消费者需要不只是代步车,需要一些更高端的、能够代表美好生活品质的产品,比如像A级或A级SUV,甚至B级车,所以我们推出更高端的产品,配备人工智能功能,符合成熟市场主流的消费需求,未来我们觉得人工智能有可能是标配功能。
 
  桂俊松:现在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逐渐退坡,直到取消。北汽新能源有什么样的应对策略?企业发展最终的力量是要靠市场,北汽新能源有什么考虑?
 
  连庆锋:补贴退坡和未来的补贴取消,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一个靠政策保护的行业是没有任何前途的,在市场孵化阶段的时候,需要靠政策来培育这方面的技术、产品、企业、市场。但是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特别是现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已经连续三年是全球第一,销量占比都已经超过50%,也孵化出包括北汽新能源在内的众多汽车品牌。我认为补贴的退出是必然的,而且政策的退出能够加速行业的快速成长和优胜劣汰,让有技术、有产品、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而里面浑水摸鱼的企业将彻底淘汰,我认为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北汽新能源,面对补贴退坡,要说没有影响不可能,肯定有影响,而且会是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始终在做几个方面的事情,现在制定计划方案时都在思考——2020年政策取消补贴以后我们的产品布局怎么布。
 
  做几方面的事呢?
 
  ● 第一,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这几年围绕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能源密度比提高,有效降低了成本。
 
  ● 第二,扩大市场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北汽新能源汽车去年销量超过了10万辆,处在全球纯电动车第一的位置。今年又能保持一个比较高速的增长。我觉得过了10万辆这个坎儿,基本上跨越了生死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也会不断往下走。
 
  ● 第三,围绕着人工智能等未来技术的创新,提升产品和品牌的附加值。因为消费者买电动车,不外乎有几个考虑:一是成本要低,或者说要比燃油车低才有优势。二是要能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更高的技术感觉,以及更全生命周期里的服务体验。围绕这个技术方面的附加值,加大包括人工智能系统及其它技术的开发力度,核心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 第四,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不太一样。传统燃油车也许把车卖了,跟厂家没有什么关系了。但是新能源车不同,我们认为它未来肯定会延伸成从工业品到消费品到必需品的消费路线。另一个趋势是从产品到产品+服务,到产品+出行方式,到产品+整个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我们考虑的每一个新能源汽车产品,是全生命周期里面能不能给消费者带来更低的成本。也许你刚开始用电动车的时候是比燃油车贵,但是可能开几年下来,成本就比燃油车低了,因为新能源车后面运行成本很低。所以我们推出换电的模式,包括围绕能源的管理,通过这些能源管理方式能让电动车成本得到极大的降低。
 
  我们现在推出新型公司是出行公司,定义以出行作为出发点。未来会给北汽新能源的车主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可能给车主带来更多更好的服务,适当的也会带来盈利的模式,这可有效弥补仅仅靠产品本身的市场竞争力“强还是弱”的问题,价格“高还是低”的问题,这样能够跟燃油车在未来竞争中做到很好的比拼和平衡。
 
  桂俊松:等到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取消之后,市场本身会导致分化,对优质企业来说是一个机会。包括您刚才谈到的企业发展中的感悟,这些感悟可能是软性的力量,非常重要。说到分化,不仅是国有企业,还有其他企业,因为我国刚刚宣布今年将取消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再加上环境变化,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连庆锋: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北汽新能源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股比的问题。实际上我觉得对所有汽车公司来说,新能源汽车是有特殊的使命,那就是习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句话其实是汽车行业最高的纲领。
 
  如果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它要实现的是在世界里面作为引领者,那考虑的出发点就不是说还按照原来的老模式,靠着合资的路来走。我们是要走出去,主动地跟人家竞争。比如现在北汽新能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一些经销商从世界各地纷纷过来,他们认为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有核心竞争力。
 
  我觉得我们走出去,人家走进来,都是开放的方式,所以探讨的问题应该不是在探讨股比的放开或者是股比的比例问题,而是如何探讨与更多合作伙伴进行联盟合作。合作的模式上,原来可能就是简单的合资公司,未来的合作模式可能会很多,包括车型的平台、技术联盟等等。
 
  实际上北汽也在谈一些大的合作项目,但是我们谈的合作,我跟内部人说我把它定义为“新合资时代”。不是简单地把人家的技术和产品拿过来,因为我们的技术可能比他们还要好,配套能力比他们还要好,特别是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积累的大量经验,他们是没有的。但是他们有他们的优势,在传统的配套和传统的能力,我认为现在应该定义成“新合资时代”。所以说,对股比多少、有没有放开的问题,已经不是纠结话题。更多的是我们如何通过开放合作,能达到企业和行业更好、更健康、更长远的发展,这是核心。
 
  桂俊松:连总说的非常好,关于开放,一种是我们对别人的开放,一种是别人对我们的开放。这就是后合资时代,或者说新合资时代开始。并不是股比提高了,我们就怎么样,实际是合资方式更多样化了,包括江淮和大众,他也是认为完全不一样。北汽新能源的感受是一个道理。
 
  连庆锋:是的,而且看最近很多趋势,所有那些国际大牌纷纷与国内的新能源自主品牌合作,你要说他们是因为股比问题和国家政策吗?肯定不是,更多还是各方面综合考虑,所以这就体现出以后合资合作的特点。
 
  桂俊松:最后问一个自动驾驶问题,北汽新能源这次有L3级自动驾驶车参展,在智能化方面,北汽新能源取得哪些突破?为什么要做参展?
 
  连庆锋:智能网联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我们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实际上它是以电动化作为一个突破口,但是未来会对行业带来全新变革,包括全新的造车平台、造车理念、平台开发、研发流程、制造工艺、销售服务模式以及全新的商业生态。智能网联是代表技术上最重要的方向,能够把所有这些都串在一块儿,这样才能带来汽车工业百年的机会。
 
  所以我们始终认为,在前面发展的阶段里,可能是围绕着刚才说的能源密度比、续航里程。但是到了今年开始,这些技术已经是标配问题,比如说续航里程500公里,再谈续航里程我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跟特斯拉比较,可能不是说比较里程谁长谁短的问题,目前已经到一个阶段,未来还会再提升,但是已经基本上满足了老百姓对电动车的需求。
 
  未来肯定是能源密度比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就跟现在传统燃油车你开的零到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可能从10秒降到8秒,只能是更好的体验,但是功能基本上都解决了。
 
  下一步的主要方向和发展重点是智能网联。大家都在谈智能网联,传统燃油车也在干,新能源汽车有什么不一样?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和燃油车真不一样,科技部原部长万钢说过一句话,“新能源汽车是智能网联搭载最好的一个载体。”因为新能源车已经实现电气化了。我们这次发布了达尔文系统,就是人工智能系统。
 
  人工智能系统有几方面的内容:
 
  ● 第一个,基于我们过去20万的客户,以及长时间车辆运行过程积累的大数据,这是传统燃油车企业里面没有的。因为我们每个车卖出去,都已经在后台与每个人联系在一块儿,我们现在已经积累200T的大数据。而围绕这些大数据的开发和运营,我们能够对客户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洞察,包括整个零部件方面的应用。这些数据是决定了整个智能网联的基础,没有基础,其他都是空谈。
 
  ● 第二个,我们的智能车出来已经具备了智能的框架,它是从内往外延伸出来的,包括从内往外开发的EMD3.0智能电驱系统,升级到现在的第三代,已经智能化了。我当时刚到北汽新能源的时候有很深的体会,我发现研发人员有1000多人,但是在搞软件开发、策略开发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占比接近1/3,这在传统车企业里面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新能源车和传统汽车在智能网联方面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们的智能网联到了这个阶段,是天然的进化过来的,而不像燃油车是移过来,挪到里面搭载,是后加的。
 
  ● 第三个,在今年年初因为结合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成立,北京新能源发布了一个开放共享的战略,是说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定要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到的,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不仅仅是局限于产业的这些技术,一定是要跨界,要整合整个中国最优秀的成果和经验,融合起来,借助我们的开放共享战略,借助我国技术双创的政策,我们达尔文系统是开放到无边界,能够最大程度吸收它,就比别人要快。
 
  ● 第四个,我们把它定义成自我进化。人工智能,或者是智能的概念从“婴儿到大人”,一定要有自我学习能力。它跟新能源产业有高度融合。北汽新能源最近谈的一个概念,就是“卫蓝进化论”。因为从北汽新能源成立到今天,它的战略计划是一步一步在走,实际上每个节拍布局里面都是有安排的,技术的进化、产品的进化,还有围绕整个产品商业的生态,比如说我们推出的这些换电,包括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实际上企业已经切入到能源的概念。包括我刚刚说的新型业务,从产品、服务到出行,加上出行方式,又延伸出未来生活方式的改变。
 
  达尔文系统就是吸收了北汽新能源快速迭代的进化成果,把每个节拍融合在一起,不仅仅是技术的进化。
 
  而刚刚谈到LITE这个车,是一个实现L3自动驾驶的纯电动车。我们对智能驾驶判断,技术方面问题不是太大,但是未来最核心的还是围绕着整个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设,配套可能是很重要的问题。但是它代表了一条技术路线,我们现在是必须把这个技术路线加速,再进行储备与准备,一旦这个时机成熟,马上就可以推出来车型来。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