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电动车电池 » 正文

动力电池回收已成“刚需” 四大方向致力“变废为宝”

日期:2017-12-08    来源:储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2017
12/08
10:4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动力电池 电池回收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正在成为行业性难题,我国不断加强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建立完整的回收网络。一方面,动力电池回收将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通过政企联合推动产业链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从生产端入手,将回收因素嵌入,并且推广梯次利用。
 
  我国动力电池即将迎来“报废潮”,如何妥善解决好回收和利用问题是当务之急。据业界估测,此次“报废潮”规模或将达到25万吨,怎样才能在防止动力电池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完成“变废为宝”的操作呢?
 
  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日前,工信部部长苗圩提出,要全面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让新能源汽车生产者以及动力电池生产者,成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优先主体。例如为动力电池建立统一编码实现可追溯回收,例如激励消费者走正规回收渠道,加大回收力度。
 
  政企联合推动回收利用产业链建设。在动力电池回收和再利用问题上,政策的落地能够起到导向作用,社会资本的参与能够加快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化网络。而且,不论是自建回收体系,还是与第三方拆解和综合利用商家合作,都能创造共赢的局面。
 
  从生产前端开始考虑后端回收。动力电池本身需要技术革新,以回收价值为核心在前端设计方面进行改造。一方面,这会提高动力电池本身的再利用价值,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刺激厂商积极进行回收。从材料、结构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着手,多角度考虑动力电池回收目的。
 
  大力推进梯次利用。充分发挥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价值,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价值最大化”,这有助于推动前端回收事业迈进。根据动力电池容量决定是否转向下一个阶段的应用,例如从电动汽车退役下来的动力电池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或者其他领域,最后进入拆解环节。
 
  实际上,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和再利用的价值很高,整个市场的提升空间也非常可观。梯次利用延长动力电池生命服役期,拆解回收提炼贵金属,这都会成为绿色产业链上的盈利点,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动力电池回收意识,掌握核心拆解和利用技术。
 
  “城市矿产”回收并非都是“亏本的生意”,只在于能不能做好。动力电池也是如此,所以尽快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和再利用标准,规范拆解提炼市场,催熟资源化产业链,培育成规模的企业宜早不宜迟。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已经成为“刚需”,在业界预测的2018年或2019年“报废潮”来临之前,循环系统构建将被提上日程。面对迫切的需求,我国正在逐渐探索适合国情的,可推广的动力电池回收和利用方案。因此,业内专家自几年前就颇为看好产业前景,动力电池回收未来发展空间也将更加广阔。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