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要闻 » 正文

合资潮对自主品牌来说会是双刃剑 发改委:进一步放宽新能源汽车外资准入

日期:2017-09-21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  作者:岳绍雪

国际充换电网

2017
09/21
18:0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车企合资 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9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双积分管理办法近期即将发布实施。9月15日,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
 
  众所周知,自从去年9月22日发布以来,“双积分”政策就受到了行业诸多方面的阻力,尤其是传统汽车强国德国,其总理默克尔曾出面表示,希望中国能将“双积分”政策延迟至2019年实施;在今年6月,“双积分”政策第二轮征求意见稿发布后,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联合向我国工信部致信,呼吁中国政府将正式执行时间延迟1~3年。
 
  然而,大家也都看到了,面对延缓实施时间的请求,工信部的回应是:双积分管理办法近期即将发布实施。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按照目前外资品牌在中国推广新能源产品的进度,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实际上是对外资品牌诉求权衡后妥协的结果,避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际上中国汽车行业要发展也不可能只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和自己人打转。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根据“双积分”征求意见稿,明确燃油消耗和新能源积分并行管理的思路,要求年生产或者进口量大于5万辆的乘用车企业,在2018年度至2020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分别达到8%、10%、12%。
 
  “双积分”政策严苛的要求和强制性,被行业认为是自主品牌的机遇。事实是,无论中国品牌还是外资品牌,面对“双积分”政策的要求都压力巨大。据有关机构测算,目前仅有比亚迪、北汽集团、吉利汽车、上汽乘用车、众泰汽车、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共7家车企满足积分要求。
 
  为了能够满足积分要求,合资则成为了最好的手段,这已经不仅仅是外资车企的选择。7月16日,长城汽车与河北御捷及其股东签署《合资框架协议》,以增资入股方式获得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 25%的股权。根据协议,河北御捷的燃料消耗量正积分全部直接转让给长城汽车,并不收取任何费用。在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方面,河北御捷承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长城汽车公司出售。
 
  面对“双积分”政策发布在即的压力,新能源汽车产品匮乏的企业与新能源汽车产品较为成熟的车企组建合资电动汽车公司,成为了获取新能源汽车积分的一条捷径。这也几乎是“双积分”政策之下,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汽车的唯一选择。
 
  合资潮对自主品牌来说会是双刃剑
 
  对于外资品牌来说,合资并非就是毫无风险的,伴随着合资的诞生,他们也可能面临自主品牌对于技术交流的诉求,这可能为他们培育竞争对手。当然,前提是我们的自主品牌在这一次的合资中确实得到了技术。
 
  对于自主品牌而言,或许能从“双积分”政策带起的新一波合资潮中获得机会。一方面通过技术的交流,进一步提升自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虽然目前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上已经有良好的表现,但在国际上的声誉依旧不显,通过外资品牌的加持,提升其品牌形象,增加国际知名度。
 
  自然,合资潮也会给自主品牌带来挑战,这挑战不仅仅是未能取得合资的自主品牌,取得了合资的自主品牌同样需要面对,在这时代浪潮中,没有一家自主品牌能够独善其身。很显然,目前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相对封闭的,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封闭,而是说在政策上,是倾向于自主品牌的,这为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而一旦合资品牌大规模实现了国产化,对于在传统汽车领域长期积弱不强的自主品牌而言,未必能有合资品牌的口碑,消费者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合资品牌产品,自主品牌可能又将再一次陷入帮别人买车的境地。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绝对的。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不管自主品牌选择借势而上,还是选择坐以待毙,从经济效益上来看,短期内并不会呈现出较大的差距。区别大概在于,借势而上,这可能是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的机会,而坐以待毙,自主品牌或许将很难再借新能源汽车崛起。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