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行业人物 » 正文

离开阿里加入小鹏汽车 何小鹏要搞四件大事

日期:2017-08-30    来源:智东西  作者:晓寒

国际充换电网

2017
08/30
09:1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小鹏汽车 阿里巴巴 何小鹏

  8月29日,新造车公司小鹏汽车今日召开内部会议,正式宣布原阿里巴巴大文娱集团移动事业群总裁、UC总裁何小鹏加入小鹏汽车,出任董事长一职。
 
  本次消息一出,标志着何小鹏离职创业方向的最终确定,而小鹏汽车在迎来了拥有成功创业经验的新领袖后,也将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

  何小鹏:新官上任四把火
 
  何小鹏于8月22日宣布从阿里离职,将进行二次创业,方向在出行领域。由于何小鹏是小鹏汽车最重要投资人,因此外界普遍认为其离职后将会加盟小鹏汽车,全力推动造车事宜。
 
  但何小鹏当时并未透露更多细节且小鹏汽车也向媒体否认了这一可能,进而引起外界的诸多猜测,认为何小鹏将创办一家自动驾驶公司,甚至是从事飞行汽车创业。
 
  此次正式消息一出,也标志着何小鹏这位互联网大佬,以及小鹏汽车天使投资人的去向最终敲定。而何小鹏的加盟,让小鹏汽车迎来了一位拥有成功创业经验,且在互联网圈内拥有大量人脉和资源的新领袖,小鹏汽车的发展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
 
  那么引入何小鹏之后,能够给小鹏汽车带来哪些变化呢?何小鹏在今天的就职仪式上表示自己将主要负责4方面的工作。
 
  1、融资——后年要拿到200亿。
 
  何小鹏称今年的目标是融资50亿。目前来看已经非常接近这个目标。事实上,小鹏汽车在今年7月份已经已经获得了神州优车的22亿元A轮融资,离50亿的目标还有一半。
 
  而在明年和后年,何小鹏则希望小鹏汽车能够拥有200亿元的现金,并且进行更为宏大的布局。
 
  2、建团队——2017年底达到1500人。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目前只有数百人的队伍。何小鹏称这样的队伍还不健全,而这也是小鹏汽车目前最大的问题。根据他的计划,小鹏汽车到2017年年底在广州、北京和硅谷三地要达到1500人的规模。
 
  “而(这还是)不包括工人,不包括制造工人的人数。”何小鹏在讲话中强调。
 
  3、作超级产品经理。
 
  何小鹏指出,很多互联网公司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其有一个很厉害的产品经理,例如小米的雷军,而未来的新造车公司也是如此。何小鹏称自己要加强学习,学习汽车制造、学习供应链、学习设计、学习运营等。
 
  何小鹏表示,希望小鹏汽车内部能够出现几个,甚至十几个这样的超级产品经理。
 
  4、做品牌,做营销。
 
  由于小鹏汽车进度较快,且在今年7月份又拿到了产品公告,因而其完成之前定下的年内实现小批量量产上市的目标并不是问题。很明显,在产品上市后,小鹏汽车的第一要务就是要造势,要搞品牌营销。
 
  何小鹏称将会搭建起一支巨大的PR/GR队伍,专门负责这块业务,而自己也会亲身参与其中。
 
  在讲述自己将从事哪些工作之外,何小鹏也对小鹏汽车的未来进行了规划。
 
  在他看来,汽车产业正面临剧烈变化。
 
  一方面,汽车本身将会发生重要变化,联网、智能将会是一个基本的需求与特点。何小鹏也谈到了未来的汽车将拥有自动驾驶,APP远程控制以及人脸识别等技术。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将从过去的销售模式,将逐步转变到共享模式。人们拥有一台汽车的时间将从过去的10年,逐渐缩减到数年,1年甚至几分钟。
 
  在这种背景下,他认为小鹏汽车要打造的一定是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而小鹏汽车也必定将是一个传统汽车产业与互联网公司相结合的公司。
 
  “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的优势在未来肯定是互联网、黑科技、智能。”何小鹏说道。
 
  创业成功后再出发
 
  “创业一轮回,苦辣酸甜咸,归来还是少年!感恩所有,祝福UC,感谢用户。新轮回,终点亦是起点。颠覆自己,享受出发。”8月22日是UC成立的第13个年头,何小鹏却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了上述“鸡汤”,宣布自己正式离职,雷军、姚劲波等大佬也在评论区留言力挺何小鹏。
 
  雷军写道,“作为UC的早期投资人,非常感谢何小鹏!祝小鹏新的事业再攀高峰!”。而姚劲波在祝贺何小鹏再次出发之时,还称其是一个格局与细节俱佳的创业者。
 
  “在今天这个特殊时刻,UC的联合创始人,我们的兄弟小鹏将从UC荣退,开启自己新的一段追梦之旅。”除了雷军和姚劲波,何小鹏的老搭档、老战友与直接领导,阿里巴巴大文娱集团CEO俞永福则也发出了一封内部邮件给何小鹏壮行。
 
  当然,俞永福在邮件开头还是首先说明了一下UC获得的成绩,从2004年8月22日创办以来,UC从12个人的团队成长到了3000人,每月的活跃用户也超过了4亿。
 
  而UC,也是何小鹏前半生最大的成就与骄傲。
 
  2004年,由于觉得升级加薪的空间不大,这个来自湖北黄石的男人辞去了在美资企业亚信的工作,与好友梁捷一道创办了UC优视,并从P2P下载、手机浏览器、邮件客户端3个方向中选择了手机浏览器作为自己的突破口。
 
  那时候还是移动互联网的刚起步阶段,运营商并不限制流量,但是却没有几个人在狭小的屏幕上去浏览内容,而各种非智能机与半智能机(如诺基亚S40)上的应用也比较少,竞争不强。
 
  何小鹏他们认为这是机会,一旦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浏览器作为入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后续的故事也颇具传奇色彩。
 
  由于UC最开始的产品UCWeb和UCMail做的不错,当时还是中国首富的网易创始人丁磊与何小鹏,或者说UC搭上了线,也成了UC迈入快速发展步伐的一个转折点。
 
  丁磊当时除了给UC提供了100万元的借款外,还借网易给其提供了一处办公室和服务器,帮助其发展。
 
  据何小鹏向媒体讲述,那时候YY创始人李学凌的办公室就在丁磊隔壁,因而何小鹏也经常找李学凌聊天,互相学习,在李学凌离开网易后,他把何小鹏或者UC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俞永福介绍给了何小鹏认识。
 
  那时候的俞永福是联想投资最年轻的副总裁,在业内已经颇具名气。俞永福看好UC,开始推动联想投资向其注入一轮100万美元的投资,但联想投资内部当时投票决策时4票中只得了2票,决策没通过。
 
  无奈之下的俞永福找到了自己的老朋友雷军,请其向UC投400万,雷军同意,但是前提条件是俞永福出任CEO,带着UC前进。
 
  事实上,就在等待联想投资的同时,认定俞永福能力的何小鹏和梁捷也在力邀俞永福加入UC出任CEO,随后的2006年11月左右,俞永福加入UC和雷军投资的的事儿就双双成了,也开启了UC新的发展时代。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清楚,2006年起正式诺基亚风头日盛的时刻,S40与S60系统如日中天,用手机聊QQ,上网成了年轻人的新娱乐方式,UC完成了迅速的增长。
 
  2007年8月,UC又拿到了1000万美元A轮融资。2010年,高歌猛进的UC又拿到了诺基亚和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
 
  拿到充足的弹药之后,UC迅速开始扩展团队,收购了大大小小十几家公司。在又经历了诺基亚时代与安卓苹果时代互换的更迭之后,UC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
 
  2014年,阿里巴巴在上市前以现金+股票的形式收购了UC 100%的股权,当时价值相当于43.5亿美元,一举创下了当时中国互联网史上的最大并购案。
 
  至此,何小鹏与俞永福也从创业者,变成了职业经理人。
 
  小鹏汽车:进展“最快”的新造车公司
 
  第一次解除并了解小鹏汽车,车东西是比较惊讶的。那是2016年的9月初,也正是国内新造车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各家积极开发布会讲PPT、讲融资、讲理念的时候,这家成立于2014年,在之前并未引起太多关注的广州新造车公司却在北京展出了一台工程样车,并且公开让媒体、投资人与粉丝试驾!
 
  也正是这件事儿,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也顺势给小鹏贴上了新的标签——南派造车、新造车务实派。
 
  小鹏汽车与夏珩正是想让外界知道,小鹏汽车是一家低调宣传,高调做事儿的公司。
 
  在那次公开试驾之后,小鹏汽车的幕后故事也走来到了前台。
 
  2014年6月13日,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向世界宣布开源特斯拉旗下的223个电动车专利,引起业界震荡。
 
  这种震荡很快就传递到了大洋彼岸,在何小鹏的心中产生了一大波涟漪。
 
  那时候的UC刚刚被阿里全资收购,何小鹏在经验与财富上都获得了相当丰厚的积累,加入到投资人队伍之中的他正在积极寻找新的的投资方向。特斯拉的开源举动让他看到了进军电动汽车领域的可能。
 
  随后,在马斯克访问阿里的一次活动上,何小鹏问马斯克关于专利使用的问题,马斯克只是说了一句“你们可以拿去用,但是怎么用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了。”
 
  有了这句话之后,何小鹏觉得差不多了,马上开始寻找靠谱的团队,但是却一直没能碰到知音。他当时发现懂得造车技术的人还在坚守传统的造车模式,他们并不认可互联网造车这一理念。
 
  然而就在何小鹏一筹莫展之际,通过朋友介绍,他和夏珩碰面了,说起互联网汽车,俩人一拍即合。“我们伴随着互联网一起长大,能够理解互联网思维”,夏珩这样告诉车东西,“所以我能够听懂何小鹏想要做什么。”
 
  于是,何小鹏拉着俞永福、YY创始人李学凌、猎豹移动CEO傅盛、腾讯高管吴宵光等多位互联网大佬,出了“相当大的一笔天使投资”,与当时还在广汽序列上的技术骨干夏珩、何涛、杨春雷一起创立了小鹏汽车。
 
  那时候的夏珩是广汽新能源控制科的科长,何涛在广汽负责智能汽车Witstar和无人驾驶样车的开发工作,杨春雷则是广汽丰田电动车的项目经理。
 
  这三人扛起了小鹏汽车在电动汽车制造、智能系统研发方面的事项,而何小鹏则作为关键投资人,为小鹏汽车寻求外部资金的支持。
 
  虽然是何小鹏与夏珩等人联合创办了小鹏汽车,不过从资本构成以及公司名称来说,何小鹏才是小鹏汽车的实际控制人。
 
  小鹏汽车全称是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而该公司又是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工商资料显示,何小鹏持有橙行智动汽车51.71%的股份,为控股股东。第二大股东为广州鹏行投资管理企业,持股25.39%,而何小鹏同时又持有鹏行投资38.19%的股份。
 
  2016年9月底,小鹏汽车宣布完成Pre-A轮1亿美元融资(4000万美元现金+6000万美元),投资方主要还是其早期投资人何小鹏、傅盛、经纬张颖等人。
 
  今年6月12日,小鹏汽车又获得了神州租车和神州专车母公司神州优车集团A轮22亿元投资。小鹏汽车与神州优车方面表示,双方将展开深度合作,包括神州租车和神州专车会批量采购小鹏汽车的车型,神州优车旗下的销售/维保与金融渠道也会支持小鹏汽车等。
 
  获得了资本支持后,小鹏汽车的发展速度也进一步加快。
 
  今年5月份,小鹏汽车宣布其生产基地落户广东肇庆高新区,占地3000亩,小鹏汽车、肇庆地方政府以及其他投资方预计将投资100亿元用于该生产基地的建设。
 
  不过由于小鹏汽车的生产基地需要到2019年才能建厂,小鹏的首款量产车会选择代工生产。7月中旬,国家工信部网站曝光了小鹏汽车量产版的生产方——新车将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地在郑州。
 
  根据工信部的信息,小鹏汽车的量产版车长4.47米,宽约1.82米,高度1.6米,轴距则为2610mm,符合此前的紧凑型SUV定位。
 
  在动力方面,这款车采用了精进电机140KW功率的电动机,电池模块为欣旺达提供的三元锂电池,其容量以及整车续航里程,未有披露。此前小鹏汽车方面表示,量产车的续航将超过300公里。
 
  依照这个情况来看,小鹏汽车完成在今年年内小批量生产销售的目标问题并不算大,而小鹏汽车也将会是国内首批甚至首个实现量产的新造车公司。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