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 » 电动汽车 » 正文

福特众泰跟进大众江淮 新能源审批是否应该全部放开?

日期:2017-08-25    来源: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

国际充换电网

2017
08/25
16:5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福特 众泰 新能源审批

  在华销量下滑、人事变动之下,福特正值多事之秋,而福特牵手众泰拟建立一个新能源全新合资公司的消息,又让福特上了头条。
 
  今年上半年福特汽车在华销量下滑7%,其主要合资公司长安福特销量下滑幅度达17%。福特汽车二季度财报也显示,其在华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率同时下挫,同比损失1亿美元,净利润率下降5.4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5月,由于第一季度股价及财务数据表现不佳,福特汽车进行了大规模人事调整,此前担任福特汽车旗下的智能移动出行公司CEO的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出任CEO,取代在重压下辞职的马克·菲尔兹(Mark Fields)。8月23日,福特汽车公司宣布任命罗冠宏(Jason Luo)为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下称福特中国)董事会主席兼CEO,任命于9月1日生效,这是福特汽车首次任命华人担任该职务。这位新上任的中国区CEO被寄予厚望,他将主要推动福特电气化车型在华拓展以及林肯的本土化生产。就在任命他的前一天,福特毫无征兆的宣布已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众泰汽车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合资建立一个集电动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新公司,双方各持50%股份,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采用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
 
  虽然今年上半年众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表现出色,但深陷抄袭门的“丑小鸭”一年之内便完成了与百年汽车巨头谈婚论嫁的“白天鹅”的蜕变,还是打了整个汽车圈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消息难免令人生疑,福特何时接触的众泰?这会是第二个“江淮大众吗”?大众江淮之后,福特众泰的跟进,是否意味着中国新能源合资政策真的开闸放水了吗?新能源审批政策,到底应该全部放开,还是加强监管?
 
  为此,智库专家结合新能源领域汽车领域的合资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他们认为长期稳定的新能源强国战略和开放的市场十分必要。观点总结如下:
 
  专家A:包括合资的大众江淮在内的15家已获得发改委审批资质的新能源车企中,已经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有5家,平地起家有10家。应该对已批准项目进展情况做调查评估,估计有的项目已遇到困难。最近出现的新能源汽车合资潮是出于什么考虑,真是莫名其妙!
 
  专家B:国家可以不批新能源合资或者批慢点,到后年落地,先考察下婚姻双方的真实意图。在自主新能源车企与外方合资中,要么完全放开要么把关严格,中间状态尺度比较难把握。
 
  专家C:江淮与大众合资搞电动汽车的路径,具有特殊性,并不意味真的放开。在新一轮竞争中,比较看好新创电动汽车中几家的前景,希望他们拿出有市场竞争力的车型。 光靠保护不是办法,索性都放开也不见得洪水滔天。中国未来电动汽车的市场走势,外企也困惑,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也在走一步看一步,不像当初的合资,简单移植车型即可赚钱。
 
  专家D:发改委批的15家新创公司,工信部通过的没几家,基本都没成气候。新创企业基本上都还没资质。照此下去,合资电动车企业有走在前面的态势。索性放开,大家在市场上比一比。 现在的问题很明显,行业、企业奋斗十几年,国家也没少出钱,好不容易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有点气候了,外国公司简单拿产品来竞争,他们本身优势不大,找些本土企业建合资企业当然对外方十分有利。政府部门一定要把关,否则真不如彻底放开,避免想放谁放谁的乱象。
 
  专家E: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没有汽车强国战略。战略要有人主导,战略要有取舍,战略要有定力,战略要科学、稳定、持续,对比这些要求,我们哪点都没做到。没有战略,很难把事情做对,做对了也是碰的。因为没有战略,就很容易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
 
  原以为新能源的强国战略是清晰的,现在看来却未必。大众江淮开的头,福特众泰一跟进,新能源后续不乐观。自主尤其新能源车企刚刚看到点希望,现在合资潮骤然开始,后续积极性和定力该如何保持?建议马上开个行业会,形成共识,这么做不靠谱,需要行业发声阻止。但这并不容易,其实新一轮的合资已经暗流涌动了。
 
  专家F:没有统一的战略,政府也可以任性发挥,实在不可思议。大众江淮合资项目开了头,有一有二就有三,福特与众泰联手正是第一例效仿者。开行业会来了不及了,现在就起草一个企业共同签署的报告,看看能不能起点作用。
 
  专家G:从企业的层面上看,合资并没有什么不好,现在过得好的都是合资企业。产业政策需要重新审视。但是,在合资上必须要有一个整体的战略。 我们的新能源产业包括整车和核心零部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好不容易有些做得不错,如果在合资上没有一个整体战略,就可能走当年零部件的老路,发展好的企业被合资了,失去了自主。没有了自主,也就不可能有全球发展的可能了,我们也就成了为外国品牌进入中国铺路的角色。中国汽车在电动车时代就可能失去成为全球品牌的机会,难道再去等无人车的机会吗?
 
  专家H:中国汽车产业真正的问题是核心零部件,零部件不行,找整车厂合资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聚焦解决问题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如果没有了自主,也就不可能有全球发展的可能了。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