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电动车电池 » 正文

松下三星LG锂电三巨头互怼 究竟谁能胜出?

日期:2017-07-26    来源:国君电新

国际充换电网

2017
07/26
11:5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松下 三星 锂电池

  全球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拉动锂电池需求未来几年复合增速40%以上,日韩企业松下、LG化学、三星SDI三巨头霸占全球市场。海外市场受电动乘用车市场的爆发,市场急剧扩大,预期2017年、2018年全球乘用车动力电池出货量将分别达到32GWh、60GWh,同比增加45%、94%。松下、LG化学、三星SDI在海外的市占率高达76%,竞争优势突出。
 
  从多维度分析来看,采用主流技术路线,寻找优质合作伙伴,利用资金优势采取低价策略,长远布局是强者恒强的关键。技术路线方面:AESC因为选择了错误的锰酸锂路线而逐步被市场淘汰,松下、LG和三星则选择了高镍三元路线成为市场的主角;合作伙伴方面:松下深度绑定特斯拉,同时进一步拓展大众,LG则横扫全球客户包括起亚、日产、通用、雷诺等,是目前储备客户最多的公司,三星步伐稍慢主要客户为大众、宝马。包装规格方面:松下主打圆柱,LG主打软包,而三星则选择方形,目前这三种路线各有优缺点,后期形势有待进一步考察。
 
  为抢占市场,LG和三星采用低价策略导致当前均处于亏损状态,仅松下盈利,但是亏损状态有望在未来两至三年内反转。2016年松下、三星和LG平均售价为190美元/kwh(约合人民币1285元),这个价格远低于同期中国2000元/kwh的均价,低价策略带来了市场份额的扩大,但是也带来了持续的亏损,预计2016年LG和三星亏损金额搞到20亿人民币,仅松下有盈利,未来随着成本下降和规模的增大以及竞争格局的稳定,扭亏有望两到三年内实现。
 
  电池厂商与车厂合资生产电池系统成为趋势,中国电池将于国际巨头开展直接竞争。动力电池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整车为了保障电池供应而电池厂为了锁定客户,两者深度合作将成为趋势。中国电池企业经过多年培育,技术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同时中国具备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将在中国和全球同国际巨头开展直面竞争。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