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新能源车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据说数量已经上千家,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从未听过的新企业。这其中有的是为了响应国家节能环保、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号召,此外也有很大一部分突击造车的企业是瞄上了国家和地方补贴——“骗补”出现了。
不知是不是为了清理“骗补”现象,国家工信部于今年8月12日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该准入规定大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准入门槛,使得企业获得生产资质的难度将不断加大。此前曾有传言,全国只有10个准入名额,后经发改委工作人员辟谣称并未规定名额上限。
现已有五家企业获得生产资质
前不久,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黑马企业——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获得了生产新能源汽车资质。这也是继今年3月北汽新能源、5月长江EV,10月前途汽车、11月2日奇瑞新能源之后,发改委发放的第五张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
正当大家意外于“新能源汽车资质审批速度如此之快”的时候,第六张准生证的“争夺战”已经打响,各新能源车企都干劲儿十足。据了解,目前排队等待评审,或者样车正在进行检测和通过检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多达二十多家。其中,万向、蔚来、江铃新能源、知豆以及蛰伏了四年多的国能新能源(NEVS)等格外受瞩目。业内专家称,“若不出意外,第六张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将在他们中间产生。”
就目前已获得资质企业的情况来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是“放开”的。对于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国家设立规则,只要企业严格按照规则去做,国家还是鼓励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
准入“门槛”有哪些?
其实,能否获得“准生证”的标准很明确,那就是是否符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准入“门槛”有哪些硬指标?
据了解,意见稿要求申请准入的企业要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以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意见稿中一共包含了17项准入条件,从技术、资金到研发等多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其中有8项“否决条件”,申请的企业只要超过两项的“否决条款”未达标,就会被认定为不符合“准入条件”。
这8项“否决条款”主要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制造技术,包括整车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动力驱动系统的研发和测试能力,发动机的生产能力(至少有缸体、缸盖的精加工线),产品质量信息反馈体系,以及产品的安全保障机制等。
这里面最关键的一项就是“整车控制系统”,由于该系统的研发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也需要多年技术积累,因此,没有集团背景的中小型企业和新成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一般都无法承受。
照一位未具名行业分析师的话说,目前90%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都无法在两年内达到这一技术标准……而此前通过审核的也不能高兴太久,两到三年仍需要重新审核,未达标者将被扫地出门。
如今,电动汽车已成为整个汽车圈的追求,不论国内还是国外,而国内对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追求更是热切。然而,在国家政策对新能源准入的高门槛的限制之下,未来想要在新能源方面有所建树的车企们,可能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不过话说回来了,有竞争才会有进步,然后才会出现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