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要闻 » 正文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

日期:2016-04-07    来源:前瞻网

国际充换电网

2016
04/07
09:2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吉林省工信厅副厅长宫毓刚3月21日在长春介绍,到2020年,吉林省新能源整车产能有望达到20万辆,市场占比10%左右,与传统汽车市场份额相当。

近年来,新能源车的发展在中国获得高度关注。中国官方接连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车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作为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已被吉林省列为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在全球开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节奏下,特斯拉让一众车企看到了新能源市场私人消费的切实存在,再加上国内对新能源车的政策倾斜,让车企集体将新能源视为未来车市发展的希望。现如今,但凡是个车企,或者哪个行业龙头,都开始铆足马力,涉足新能源汽车,互联网如乐视、阿里巴巴,家电业如格力等,都觉得自己的到来能够颠覆用户的用车体验和科技创新。众车企们如果不说下自己的新能源技术,就貌似有种脱离主流、没有技术的感觉。

在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思维之下,新能源车或许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但这个美好的愿景要用多少年来实现,还有一定的距离,现如今看似繁华的背后,隐忧着实让人捏一把汗。

 

2015年,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原定的50万辆目标的截止年,于是我们看到了新能源推广的集体“爆发”。尽管,没有完成预定的50万辆目标,但依然实现了33.2万辆,同比增长3.4倍,一众有关新能源的股票也都涨幅惊人。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12月单月产量达到了9.98万辆,今年1月的产能仅为1.61万辆,产量甚至不足前一个月的20%。尽管同比依然实现了大幅增长,但是从2015年环比大增来看,新能源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

就拿如此看好新能源的吉林省来说,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吉林省从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部件生产与研发的单位有20家,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6家。但目前吉林省依然存在产业总体规模偏小、整车产品不成熟、推广应用缓慢等问题,整省优势并不明显。

按照2015年4月份公布的《四部门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2016年的新能源补贴标准会出现较大调整,金额收紧,实行“退坡机制”。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产销量断崖式下滑,依靠政策市的新能源汽车,本该如此。

或许在卡、客车那块,新能源汽车应该还是不错的,但是在私人消费这块,远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新能源汽车技术不完善,安全隐患多必将随着还不是很成熟的电动车技术暴露出来,卖得越多用得越久,暴露的问题就越多。车乃交通工具,搞不好就成了“凶器”,行业阵痛会慢慢显现。再加上充电桩等配套滞后,用车成本太高等问题,仍在弱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进入2016年以来,新能源车市场便呈现没补贴,便无销量的境况。在清查骗补、补贴退坡、推荐目录瘦身、电池发展路线争议等错综复杂的因素,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问题将逐一暴露。

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扶持力度,在全球是最大的,产生的积极效果是去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销量都达到了全球第一,但巨额补贴带来的反向作用也需要反思。

众多业内人士共识是:1.政策的催化效果应该肯定,但是否真正推动技术进步和领先,技术引导方向有没有调整空间还需斟酌;2.补贴的巨大利益促使个别企业铤而走险,钻了政策的空子。所以,除了财政补贴,还有没有其他更科学的扶持方式?

汽车业内普遍不愿意看到地方财政暂缓补贴的处理方案,这会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所以业内共识是严惩骗补企业,把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给出的建议是:“直接吊销执照,赶出这个行业,不让它再继续干。”

财政部给出了调整的几个大方向:未来将提高政策补贴门槛,突出对技术优势企业的支持,在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和关键零部件技术上,大幅度提高标准,使资金向优势企业倾斜;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逐步退坡,倒逼企业向市场发展。

但日前关于“地方财政暂缓执行补贴”的传言也开始蔓延。骗补行为带来的影响,可能不只是对涉事企业,有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有企业担心,万一局部暂停补贴,积压在仓库的大量新能源整车和电池将很难处理。

总之,新能源汽车能在政策支持下加速发展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打铁仍需自身”,补贴政策的修改完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行业自身能健康独立发展。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