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要闻 » 正文

北京新能源车推广目录或废止 被指典型地方保护

日期:2014-10-10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充换电网

2014
10/10
08:1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 能源

国际能源网讯:插电式混动车难享北京补贴

  和上海如火如荼的市场相比,北京新能源汽车市场显得有些萧条。

  今年上半年北京已经释放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共计9996个,有媒体报道,北京上半年上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仅300余辆,新能源汽车指标利用率仅为3.5%。

  究其原因,和一号难求的传统车牌相比北京新能源车牌几乎是“一摇即中”,消费者观望情况明显。目前《北京市目录》中第一批入围车型共有7款,分别为北汽E150EV、比亚迪e6、江淮和悦iEV、北汽C70GB、比亚迪腾势、华晨宝马之诺和上汽荣威E50,均为纯电动车型,可选余地不大。加之华晨宝马之诺还处于“只租不售”的阶段,相当于只有6款车能最终进入消费者的购买视线。

  几个月来,为了买车,邹强没少去4S店,他把北京推广目录里的7款车型看了个遍,也没选到满意的车。

  以续航最长的比亚迪e6(续航里程300公里)为例,扣除国家和地方共11.4万元的补贴,e6的价格高达20多万元,荣威E50(续航里程120公里)扣除补贴后的价格也高达17万元。因其价格偏高、续航里程短,邹强最终还是放弃了。

  此前,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是重要一环,插电式混动车型更有利于市场推广。

  王传福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双模电动车(即插电式混合动力)解决了消费者的“里程忧虑”,是私家新能源车推广首选。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37%,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市场份额超过60%。

  前述荣威4S店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每月订单中,插电式混合动力占到了四分之三,相比起来买纯电动汽车的人要少很多。

  “如果插电式混合动力在北京不用摇号,我第一时间就去买一辆。”邹强表示自己非常困惑,北京很多充电桩都是闲置的,为什么不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将更易于推广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排除在推广目录之外,北京市的做法招来业内质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就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北京这样做,首先不符合国务院的要求,其次是对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的意义理解不深”,他表示相关部门“为了一己私利,更开恶例”。

  “由于北京市的企业没有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北京就将该车型排除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之外,这是典型的地方保护。”北京汽车工业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地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或要进入废止倒计时

  今年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指出,各地区要执行国家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不得采取制定地方推广目录。

  其后,8月29日,工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一批)》(下称“免税目录”),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有17款乘用车车型和75款客车车型及5款专用车车型入选;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方面,有6款乘用车车型和10款客车车型入选。

  这就意味着北京的消费者可以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了吗?

  一位接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消息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北京市主管部门正在认真贯彻执行《意见》,也正在研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准入政策。

  有业内专家指出,“免税目录”是国家统一目录,不仅是免征购置税的目录,而且是国家明确新能源汽车涵盖范围和具体车型的目录,这一目录的出台,意味着以《北京市目录》为代表的地方目录进入废止倒计时。

  北京一家比亚迪4S店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免税目录”发布以来,很多消费者来店里询问比亚迪“秦”的补贴政策,“我们4S店也盼望着北京能扩充推广车型,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进行补贴。”

  该工作人员预计,《意见》和国家“免税目录”公布后,北京市肯定要调整政策,一旦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包含在内,北京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一定会超过上海和深圳。他同时透露,该店已经开始大量引进比亚迪“秦”,为或将井喷的北京市场做准备。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