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要闻 » 正文

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峰会在京举行 专家热议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

日期:2011-07-04    来源:汽车周报  作者:祁晓玲

国际充换电网

2011
07/04
09:0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6月25日,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的紫金厅座无虚席,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武汉、大连等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主要领导、著名专家学者、全球主要汽车厂家、配套厂家高层领导、技术主管等300多人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由亚洲制造协会主办的2011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
  
    本峰会以“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全球传统汽车节能改造和新能源汽车最新科研成果交流。峰会开设了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新能源汽车发展、节能减排专题、纯电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与配套建设等专题。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全国人大常委、亚洲制造业协会会长陈佳贵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科技部高新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张志宏、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院士、瑞典汽车工业协会主席、欧洲汽车工业协会首席代表等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演讲。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在峰会上指出: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中国的汽车产能将达到4000万辆。石油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且尾气带来的环境压力也不可忽视。根据检测,空气中50%的污染都是由于汽车的尾气排放所引起的,经过以上事实研究我们就不难发现,发展节能减排的新能源汽车,促进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汽车产业的必然选择,更是各国汽车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他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去年新能源汽车被国家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也将于近期对外公布。按照规划,在2020年,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还有关键的零部件技术将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将大力普及,具有知识产权的内燃机、自动变速机、轻量化材料将得到广泛的应用。节能和新能源车将占产销量的50%以上,汽车燃油整体水平将与国际水平接轨。
   
    另外,厉无畏表示,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方兴未艾的产业,在技术上还有待突破和完善。虽然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但是迫于环境和能源的双重压力,加快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
   
    全国人大常委、亚洲制造业协会会长陈佳贵教授说:“根据《规划》,未来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技术的投入将达到上千亿元,混合动力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在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据他介绍,“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逐步迈入产业化的发展阶段,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汽车,包括城市客车、混合动力轿车、小型电动车;“十三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轿车也将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在峰会最后总结了这次会议的几个观点:
   
    首先,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并在全球的汽车行业已经上升为一个全球的共同战略。发展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尽管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很多重大核心技术领域上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但是,我们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信心不容动摇,对新能源汽车作为传统汽车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未来的方向不容质疑。所以,不要因为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还不成熟,就放松对它的研发。
   
    其次,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新兴产业,一定会催生汽车业界一次重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它绝对不是把发动机取下来,把电池装上去那么简单,因此汽车业界要有高度负责的科学的精神,严谨的去潜心研究,攻克难关。
   
    另外,现在全球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1亿辆,中国已经达到7800万辆,在未来一段时期,可以肯定传统汽车仍然是主流,新能源汽车很难实现产业化。我们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不应该放松对传统汽车的节能改造。当然,在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仍然抱有无限期望的同时,也应该潜心去钻研和扶持这个新兴产业。
   
    峰会上,对于加强国际间合作的呼声很高,与会代表们都期待汽车节能和新能源在技术领域和商业模式方面真正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新科技完全有可能在传统汽车存在100多年历史以后,实现一次重大的变革。
   
    罗军表示:“新能源汽车是一项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议不要轻易地介入。中国现在这几年提前进入了汽车国家,现在27个省都在制造传统汽车。那么我们需不需要这么多的企业造车,现在小而散的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还在扩大。”他认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还不成熟,风险一定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引导这个产业健康发展。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