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发布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579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其中提到,天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充电桩建设运营企业,初步形成快慢相结合的多种建设运营模式并存的格局,基本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补能需求。在公共充电领域,建立了以集充电、餐饮、休息为一体的较大规模充电站有国网津门湖综合服务站、特来电保利大厦站、普天红星美凯龙站、华瑞快充金融街站等。城市建成区基本形成了全面覆盖、密度较高的充电服务网络,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建成区平均服务半径达到0.3km,环城区和远郊区平均服务半径降至0.4km。
截至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增2015台,公共桩保有量已超7.2万台,建成区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在全国主要城市排名前列,有效保障我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原文如下: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0579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师志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速天津巡游出租车新能源化的建议,经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电力公司、市财政局研究答复如下: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双碳精神,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行动,市交通运输委聚焦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结合行业实际,充分摸底调研,统筹考虑体制机制、运营车辆特点、充电设施配套、经营成本、售后维保等具体情况,牵头工信、发改、财政、电力等部门研究制定出租汽车新能源推广政策。截至2024年8月,本市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车保有量增长至5990部,其中2024年新增新能源巡游车3882部。
一、政策制定情况
2023年12月12日印发了《天津市出租汽车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工作实施方案》(津交发〔2023〕233号)、《天津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津政办规〔2023〕10号)和《天津市巡游出租汽车车辆管理规定》(津交规〔2023〕5号)。2024年4月1日起,新更新的巡游车和新增的网约车应为符合规定条件的新能源汽车。
二、巡游车车辆标准情况
本市巡游车行业体制特殊,车辆更新购置由驾驶员个人出资,为了平稳顺利推动出租汽车电动化工作,市交通运输委在研究制定政策期间,充分摸底调研,经向工信部门了解,新能源汽车包含纯电动汽车和非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中分为充电和换电两种补能方式。考虑到驾驶员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充换电的便捷程度,本市巡游车车辆技术参数要求为“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不低于450公里”,未排除换电式纯电动汽车,CLTC工况法测试结果续驶里程不低于45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均符合规定。目前,本市巡游车行业更新车型有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具体为一汽丰田bZ3纯电动车型、比亚迪秦纯电动车型、吉利曹操C60换电式纯电动车型、长安启源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等,满足了巡游车司机日常运营的不同需求,提高了驾驶员更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三、巡游车新能源奖励补贴情况
为了降低巡游车驾驶员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提高驾驶员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意愿度,促进我市出租车、城市公共交通等行业健康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市财政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委印发了《天津市“十四五”期间农村客运补贴资金和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实施方案》(津财建一〔2022〕38号),对符合法定条件且开展运营服务的巡游出租车,每年每部运营车辆补贴2916元,此外,为鼓励巡游出租车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根据更新新能源汽车的时间和运营里程分别给予最高2万元的一次性运营奖励和最高1.2万元的里程运营补贴。驾驶员共计可享受约3万元的补贴,通过补贴政策的引导,有效提高了驾驶员更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度。本市于2023年11月起启动了补贴申报工作,12月向第一批1600余部新能源巡游车发放了2739余万元补贴。2024年已发放两批新能源补贴共计3847余万元,涉及2400余部新能源巡游车。
四、本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2023年,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指示要求,市工信局牵头相关委局印发了《天津市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成立了天津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产业转型发展,重点聚焦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车联网两条产业链重点企业,加强服务调度与撮合对接,支持企业升级转型并实现增产上量。全市汽车产业实现产值2700亿元,增长10.4%,占规上工业比重为12.5%;增加值增长11.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个百分点。产业方面,本市紧抓整车企业新能源化转型与适销新车型导入两项重点工作。全年整车产量达到89.3万辆,增长12.6%。新能源整车生产6.2万辆,增长208.5%。行业发展方面,积极推动一汽丰田bZ3车型参与巡游车车型替代,提升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车型比重。
五、本市充换电配套设施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充电桩建设运营企业,初步形成快慢相结合的多种建设运营模式并存的格局,基本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补能需求。在公共充电领域,建立了以集充电、餐饮、休息为一体的较大规模充电站有国网津门湖综合服务站、特来电保利大厦站、普天红星美凯龙站、华瑞快充金融街站等。城市建成区基本形成了全面覆盖、密度较高的充电服务网络,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建成区平均服务半径达到0.3km,环城区和远郊区平均服务半径降至0.4km。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增2015台,公共桩保有量已超7.2万台,建成区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在全国主要城市排名前列,有效保障我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国网天津公司发挥央企示范带动作用,建成充换电站1600余座,交直流充电桩1.32万余台,覆盖全部16个区,建成核心区域0.9公里、市区3公里、郊区5公里为半径的充电服务圈,实现全市16个区公交全覆盖、17条过境高速全覆盖、市内4A级及以上景区全覆盖。持续提升公共电桩服务能力,累计完成近2000台直流充电桩宽电压恒功率改造,降低故障率改善客户充电体验,充电桩充电服务能力提升1倍以上,充电速度提升30%,全力提升充电桩经营质效。大力推广新技术应用,先后建成津门湖新能源综合服务中心、武清城市综合充电示范站、滨海双碳创新示范站,为新能源车主提供国内技术最先进、充电方式最全、充电安全性最高、互动性最强的充电体验。多措并举推动构建完善充电网络,提升充电服务水平,持续为新能源车用户提供高质量充电服务。
下一步,行业部门将积极推动出租汽车领域更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工作,配合发改、电力等部门加快充换电站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点位分散、布局合理的充换电站网络,为出租汽车驾驶员提供方便快捷的充换电服务,加快推进出租汽车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