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 » 电动汽车 » 正文

车能融合大有可为

日期:2023-09-18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杨梓

国际充换电网

2023
09/18
08:4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汽车产业 电动汽车 氢能汽车

“以目前10%的车辆、电池总量的20%可参与互动的容量为例,经测算,宏观上车载储能容量和储能力能够应对风光波动所需容量。”

汽车产业发展的上半场是推动汽车自身电动化,下半场的发展重点希望放在汽车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上。”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隆中论坛(2023)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当前,汽车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融合性平台,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汽车和能源、电子、通讯这些产业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从大格局来看,汽车发展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汽车产业本身。”

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车能路云”尤其是车能如何融合发展,已成为汽车进入大融合时代的新命题。

从单兵突进到多业协同

“车能路云”即聪明的车、可靠的能、智慧的路、实时的云。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车能路云’涉及汽车、能源、信息、交通,以前这些行业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是松散组合,未来将逐步从松散组合过渡到深度融合,这是技术、市场各方面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以电动汽车充电端为例指出,充电企业、汽车厂商、电池供应商三者之间的实际关系曾经较为松散,但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城市配电网负荷在不断增加,充电方式须由无序充电走向有序充电,由此诞生了光储充换一体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同时将汽车、电池、交通、信息、电力系统等多个领域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徐锭明表示,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新生态符合生态改变世界的定律。“能源与交通紧密相关,有什么样的能源体系就有什么样的交通体系。在这场能源革命中,新基建要建设命运共同体,将传统工业和数字化、现代化、智能化连在一起。5G、特高压、城际高铁、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都可以纳入新基建范围。”

“‘车能路云’推动产业融合生态的建立会使新能源汽车从单兵突进到多业协同,我国‘车能路云’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欧阳明高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可带动交通领域全面电动化,还可进一步提振储能行业发展,车网互动可实现智慧储能,而氢能汽车则带动了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这些都是“车能路云”的表现形式。

车网互动潜力巨大

今年7月底,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要引导用户广泛参与智能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应用试点示范工作。

在欧阳明高看来,“车能路云”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从有序大功率快充走向车网互动。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零碳交通中心主任王贺武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我国汽车用能结构正朝低碳化方向发展,电动汽车车网互动潜力巨大。预计到204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约3亿辆,车网互动技术的发展将显著提升电动汽车安全性。”他进一步解释,电动汽车车网互动能量聚合的潜力较大,电动汽车的削峰填谷作用也有利于调整部分能源供应间歇性问题。此外,通过利用车网互动可以对电池充放电进行有效控制,将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能源运营总监杨欣认为,电动汽车在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挑战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我们对电动汽车保有量和调整风光波动所需容量进行过测算,以目前10%的车辆、电池总量的20%可参与互动的容量为例,经测算,宏观上车载储能容量和储能力能够应对风光波动所需容量。”此外,对于C端用户而言,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可以在车网互动中得到更有价值的应用,减少电池浪费。对企业来说,投入V2G桩或双向换电站的成本上涨是可以接受的。

积极探索创新方案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电动汽车技术性能不断升级,“车能路云”的内涵会不断丰富,产业融合的范围会不断扩大。

不过,当前车网互动发展依然面临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不充分、智能化程度较低的难题。对于车网互动、智慧能源建设,王贺武认为,近期,充电基础设施应加快普及速度,开展集中式大功率的快速充换电服务、发展聚合式车能互动的“车能路云”融合体系。

“如何让庞大而分散的电动汽车聚合成一个可调节的负荷资源,并促进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用电与能效研究所所长李建锋认为,通过互动技术,包括设备、平台、策略、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可以充分发挥电动汽车和电网的互动潜力。

李建锋建议,各省市应探索并落实私人充电桩分时段充电电价政策,科学设置峰谷时段,动态优化峰谷电价浮动比例;应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参与电网运行的调控市场,推动充换电运营商参与多元电力市场交易,降低购电成本;应倡导充电运营商积极参与绿电交易、碳交易,提高充电场站绿电消费比例;应逐步完善车网互动标准体系,制定支持有序充电、V2G功能的充电设施技术规范与通信协议标准,将智能有序充电纳入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功能范围。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充换电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