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特别喜欢汽车,读初中时就梦想造一辆新能源‘汽车’。”四川省泸州市江南职业中学学生于勇俊的梦想终于成真。近日,他利用2000余元零花钱,自行研制出一辆新能源“汽车”:不需加气、不需加油,只需充满电,就能达到时速45公里、续航30公里。
于勇俊家住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顺江街社区,从小对各类机械很感兴趣,因此父母专门买了很多汽车模型让他玩耍。随着年龄的增长,于勇俊将家里的玩具、废弃电视机、电话等设备拆卸后再准确无误地安装好,良好的动手能力让周边群众啧啧称赞。
“初中一年级时,我在网上购买了一辆电动滑板车进行探索改良,创造出第一代新能源‘汽车’。”于勇俊说,但第一台新能源“汽车”仅实现电动,功能比较单一、操控性也比较差,最让他觉得不满意的是滑板车只能站着开,舒适性和安全性都离汽车有较大差距。
“至少坐着开,才能称为新能源‘汽车’。”随后,于勇俊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购买了
锂电池、电机、方向盘、灯光等设备,制作了一辆新能源“卡丁车”。这一次,他在木质车身上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座位,终于满足了坐着开车的愿望。
初中毕业后,他抱着“造新能源车”的梦想,来到泸州市江南职业中学汽修专业,以求能够系统地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前两次创造汽车获得成功,激发了于勇俊的造车梦想。今年9月上旬,于勇俊查阅了大量资料,尝试设计新能源“汽车”图案,经过与学校专业老师反复论证、修改,经过10多天的努力,于勇俊设计出了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图案。随后,他又到泸州及周边地区选购造车零配件进行组装,11月中旬,新能源“汽车”终于制作完成。
“这辆新能源‘汽车’长2.1米,宽0.65米、高0.7米,油门、刹车、方向盘、转向灯、后视镜等一应俱全,车箱内安置着1个36v的锂电池,为新能源‘汽车’运行提供动力。”于勇俊说,他结合图纸,在互联网上购买近1000个零件,然后通过自己组装而成。
“真正动手造车,才知道有多复杂。”因为缺少专业知识和专业工具,汽车零部件的安装和调试,成了于勇俊最大的难题:后刹车部件安装不到位,导致刹车失灵;蓄电瓶数量不够,蓄电能力达不到要求;四轮定位不准,车子飘行,方向盘不稳……经过一次次尝试,一点点改进,于勇俊逐项攻克难关。
11月中旬,于勇俊的新能源“汽车”成功“面世”。“看到我的新能源‘汽车’第一次在学校操场上跑动时,我心情非常激动。”于勇俊告说。
12月2日,记者在江南职业中学操场上,看到了于勇俊自主研发的这辆新能源“汽车”,该车虽然外壳有点粗糙,但已“初具雏形”。于勇俊说,该车电机功率800瓦,车架用方形钢管焊接而成,车重约60余斤,锂电池充满电后,最高时速达45公里,可持续行驶30公里。
“虽然给新能源‘汽车’加装了自动散热装置,让电机和控制器的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但需要改良的地方还很多。”于勇俊说,下一步,还要安芯片、写程序,改进“方向控制系统”和“制动系统”,确保行驶时转向更加灵活、轻松,刹车时也更稳当,确保实现自动驾驶和自动避障功能,还要完善头灯、尾灯、转向灯等灯光系统,增加车辆辅助功能,让外观看上去也更加酷炫。
“学校准备推荐于勇俊参加中学生创新大赛,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于勇俊的班主任陶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