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期《
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显示,从2019年5月起新能源共发生79起安全事故,涉及车辆96辆,在已查明起火时原因的车辆中,41%的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中,40%的车辆处于静止停放状态,19%车辆处于充电状态。
在事故车辆中,有86%的车辆使用三元锂离子电池,7%的车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7%的车辆使用电池类型不明。
新能源的主要动力总成就是电池,一辆新能源汽车要携带几百公斤的电池包,并且该电池包可以释放380V的高压,大多数人对380V没什么概念,人体可承受的安全电压是36V,超过90V就可以引起呼吸困难,心脏停跳。
并且新能源汽车作为精密仪器,车身存在诸多的电子零件和电路,一旦小零件发生故障,释放电压就会导致发热,而且车内大多使用皮革、纺织品以及塑料用品,电路过热就会导致车辆发生自燃。
数据中事故占比最高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密度大、电压高以及高容量等优秀品质,被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所青睐,比如我们常见的北汽、特斯拉、比亚迪等知名车企使用的就是该类型电池。
新能源作为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能源汽车,享受国家高额补贴,并且在使用上还专门推出了对应的特权政策,相关车企有责任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改善提高安全性。并且工信部指出将要抓紧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作为趋势必定会成为人们选购的目标之一,而且发改委明确表示各地区不得限购新能源汽车,鼓励分配无车家庭优先使用权,一旦该政策开始施行,新能源安全性无法得到完善,自燃率是否会继续上升。
目前已经购买新能源的车主,一定要规范用车,定期对电池进行养护,到正规的汽车4S店按照规定保养周期进行保养;日常使用尤其是充电,要严格按照车辆使用手册进行充电,保证快充、慢充合理使用;上路行驶要做到规范驾驶,不要随意变道、超速等,因为新能源车辆碰撞极容易导致短路,进而发生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