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要闻 » 正文

北汽股份韩永贵:要在新能源领域大踏步前进

日期:2011-04-21    来源:新浪汽车  作者:新浪汽车

国际充换电网

2011
04/21
09:1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编者按:2011上海国际车展在4月19日开幕,我们邀请了各汽车集团领袖、企业高管及业内知名人士做客记者上海车展直播间,就企业战略、行业话题、热点车型、车展现场等网友感兴趣的话题做出深度解读。以下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永贵先生做客记者访谈间的访谈实录。

   记者:各位记者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2011年上海车展记者的嘉宾访谈节目 ,我们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北京蕲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韩永贵韩总来到我们现场。

  韩永贵:各位网友大家好,主持人好。

  记者:韩总,我们还是这样,先跟您交流一下这次上海车展我们从北京带来了哪些新的产品和新的一些战略?

  韩永贵:那么这次在参加上海车展我们北汽股份重点是带来了三个方面的产品,一个是我们围绕着这些年在自主创新上开发的自主品牌的产品,那么在这次我们展示了很多产品,同时我们有两款产品做了上市的发布。第二个是我们带来了为了应对节能减排的政策的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们开发的新能源的产品,作为北京汽车北汽股份也好,处在首都这么一个位置,在节能减排,在新能源汽车,在科技进步方面我们必须要走在前列。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这次带来了,我们近些年与我们的国际合作伙伴最新的产品的成果。包括我们北京现代的刚刚上市的索纳塔八代和我们北京奔驰即将投放市场的也是专为中国开发的E200,由三个方面产品构成了我们这次参展的这么一个系列的阵容。我们总的想法是希望通过上海汽车展能让大家感受到北京的汽车,特别是在乘用车的方面上,我们在不断地转变增长方式,不断地在产品的科技进步,不管是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上,我们的一些新的成果来树立我们北京品牌的形象。

  记者:可以看到参展的思路和板块很清晰,三个板块,我们先一个一个来请您详细解释一下第一方面我们的自主品牌建设方面您说带来了两个新的产品,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是什么样的产品?

  韩永贵:我们这次在自主品牌上上市的是发布的是两个产品,一个是我们集多少年开发的经验,我们开发的A0级轿车,BC301这款产品,第二个也是我们今年三、四季度即将上市的越野车,叫B40产品,因为北京作为传承越野世家的有这么一个良好的传统,我们在重振越野世家上我们做了很多工作。除了这两款上市的产品,我们围绕着消化吸收我们已经掌握的萨博新车的技术,我们带来了我们T60的产品,那么在越野车上我们还带来了我们顶级的B90混合动力的越野车的样车的展示产品。那么此外还有一些我们正在进行的围绕啊着提升我们整个自主品牌品质的,比如说我们收购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技术,我们整个平台开发的剖面汽车的技术展示,有这么些内容。

  记者:可以看到我们北汽自主品牌一直是投入比较大,比较重视,而且我们自身也有自己的技术,又有了一些国外的先进的技术,我们在自主品牌发展这块大体的发展规划和方向战略是什么样的?

  韩永贵:从自主品牌发展战略,我觉得从北汽来讲,首先我们认为在不断地发展规模同时,要实现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这我们走新一个企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或者必然经过的一段路程。所以把发展自主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当然也包括新能源汽车,我们在十一五的战略后继,包括在制定的十二五目标中,都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那么十二五期间北京汽车围绕着自主品牌的乘用车的建设上,我们提出了在十二五末我们要实现90万辆左右的能力,那么我们希望在十二五末期,我们能够达到一个自主品牌乘用车70万辆以上的产销,达到这么一个规模。那么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规模只是一个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在掌握的核心技术,在拥有的知识产权,在自主品牌产品的盈利能力上,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示范化运行上,我们要有一个大踏步的前进或者要有一个比较大的进展。这样才能使我们整体的自主和核心的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那么在这个基础之上,我想自主品牌发展很重要的一点,要塑造我们自己的品牌。

  记者:刚才我们也谈到了新能源板块我们也一直在大力地投入,在建设。十二五规划末期国家就是提出了一个要达到一定的数量节能环保车,占据三百万到五百万这么一个数量,有这么一个量的规划。您认为这个目标是否能达到,尤其是新能源车型目前对中国市场所接受,被消费者所认同还需要多长时间,要走什么样的一个过程?

  韩永贵:我觉得从我们整体的现状来看在这块应该说要实现新能源的目标,应该说困难很多,压力很大。我想经过十二五计划的发展,关键是要看我们要下多大的力气,这里边不管从政府的政策和一些规定的导向上,还是从企业在发展自主品牌的这种和新能源产品的社会责任上。第三就是从社会为新能源的产品应用提供各方面的保证上,第四个我觉得从所有的消费者应该有一个培养和树立新能源产品是为我们节能和环保社会,我们是做一个积极的贡献。这几个方面如果我们付出的努力或者说做的工作都很到位的话,我认为这个目标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因为毕竟在十二五末我们中国的汽车的产销应该是在两千五百万到三千万之间,那么这个数通过几年的积累,我想这个数不是很大的。

  记者:刚才谈到我们自主品牌的发展,还有一个问题要补充一下,就是现在很多合资企业也在做自主品牌,这个对我们自己本土的企业发展我们自己的自主品牌是否构成了压力,比如我们也有很多的新车型都是A0级车型,这个会不会对我们构成一定的影响?

  韩永贵:我觉得影响肯定是会是有的,压力也肯定会是有的,关键是这种影响和压力,你通过什么样的手段你能够变成你的动力和你调动各方面资源来发展你的这种推动力,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因为从合资品牌上我觉得他们在技术上,在管理上,在一些人才队伍上毫无疑问在开发上,他们是有优势的。但是我觉得从自主品牌上我觉得从国家政策的导向上,从我们大家对产品的这种期望和要求上,我觉得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这个关键是要处理好这种关系。这个我特别要强调一条,比如拿北汽来发展自主品牌,我们不是抛开合资企业我们自己来做,我们在发展自主品牌,我们在集二十年的合资经验,我们把他们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一些先进的制造技术我们学到了,我们通过了很多合资企业调来了很多人员发展,实际上我们实现了一个和谐的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所以说我们的难度会大一点,但是我想做好这个事情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关系。

  记者:很多媒体问到对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比如大国的先进技术,集团是怎么考虑的?有什么样的构想?

  韩永贵:我觉得按照我们现在国家对创新的要求,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继承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我们实业更多来做的事情。那么作为北汽来讲,我们既然买到了萨博的这款车和发动机的技术,那么我觉得我们形象地说,不但要拥有它的产权,要更多地拥有它的知识,我们要掌握这个知识。所以这些年我们这一年多,我们主要是在更好地消化、吸收,在创新上。所以这次我们在展会上我们也摆出了两款消化吸收的产品,在今年的年底我们会有一款产品正式地下线。当然我觉得目的还是把很好的或者说我们叫共同拥有的这个技术在这个基础上怎么能够结合中国的市场,结合这个科技进步我们能够很好地整合和再创新。或者叫集成创新,这是我们北汽在做的工作。比如它的产品、平台、发动机是很不错的,那么它的造型,它的一些底盘的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我们要考虑中国的环境、道路,以及法规的要求,进行完善或者说进行创新。

  这一年多我们一直在做这个工作,从我们现在来说我们引进消化吸收的产品我们是规划了四个产品平台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这四个平台会陆续地上市,实现我们北京中高端自主品牌轿车的这么一个基础市场路线。

  记者:我们看到年初一系列的汽车扶植政策在减弱,表现在比如销售数据有一些下滑,等等这一系列的现象,那么有人就说是不是我们的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减慢了或者会出现一个拐点,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韩永贵:我觉得这可能是大家一种误解,因为中国汽车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好像给所有的人一个印象,低于20%就进入了拐点,我们其实可以看世界汽车的发展规律,包括看世界现在发展规律。有零增长或者略有增长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所以我们把20左右甚至再低一点作为拐点,我觉得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实事求是的。我觉得从中国汽车整体的市场发展的历史来看,在未来发展它的依然会保持相对高速的增长,这个是由中国的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中国汽车的发展规律,以及我们人均GDP不断地变化的情况,和大家提高消费水平,人民社会建设的要求所决定的。这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那么只是说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它的增速,我认为会更加地理性,或者说更加地回归。那么从对未来来判断,从我们个人来判断,我觉得在十二五期间我们依然保持着平均10%甚至更高一点的增速是完全可能的。在这些年中国汽车的发展应该按照统计规律,我们基本上总体的发展都是在GDP的之上1.2到1.5倍,有的还到了两倍。国家经济发展GDP不能低于7和8的发展,那么汽车产业的发展,可能还会保持一个高速的增长。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确实由于你的速度依然是10%也是对世界来讲是很快的速度,可能会有一些方方面面的因素带来制约。比如拥堵的问题,比如说油耗的问题,比如说一些消费的问题,一些停车管理的问题,我认为在整个汽车发展过程中它是发展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局部或者短期对这个产业有一定的影响,也不排除在五年的发展中有一年就是3%、4%,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我们有信心在十年中国汽车依然会保持一个理性的快速增长,是个理性的快速增长。我觉得这种增长是更加成熟和可持续性的。

  记者:刚刚您谈到局部的一些管控,比如说在千万辆级别的,拥有千万辆车辆的大城市里边比如有一些限行、限号来控制汽车增长量,这对我们汽车企业来说有没有对销量方面有些影响,我们是怎么应对这种问题的?

  韩永贵:这个可能就是说从短期来讲,会有些影响。但是我觉得现在作为汽车行业来讲,特别是比如作为我们北汽这种影响肯定会有,但是它还不是一个主导的。因为拿我们北汽来讲,我们所有一年的产品销售不管在国际上还是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区域比较广泛的。那么一个区域有影响是肯定的,通过政策的出台,那么这些区域的销量或者市场的增长我们可以通过其他区域来做适当的弥补。

  因为我想中国城市的发展也不可能全国同时开始所有什么市县都做这种限行消费政策,这也不符合中央的政策,因为在以人为本的要求之下,鼓励汽车作为新时期的促进内需的消费产品,这是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政策。我觉得这个大的政策现在没有改变,只是在日常运行中我们在出现的一些局部问题在进行一些政策性的调整,我还是认为这些调整它是根据我们出现问题做的一些理性的调整。它主体来讲对汽车工业这个发展的趋势不会有根本的影响。当然你说在一个局部的地点,在一个局部的时点上肯定对不同的企业,对不同的地域肯定是有影响的。

  记者:我们这个访谈有一个环节就是老总问老总,就是由每一个嘉宾向下一位嘉宾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个规划,就是也想听一听老总们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在关注什么样的话题,我们上一位嘉宾给您留下一个问题,请您解答一下,他比较关注,因为现在中国市场一线城市趋于饱和,大家都在往二、三线城市,甚至三、四级、四、五级城市下沉,他想向您取取经,北汽是怎么有效地管控二、三线市场和三、四级市场网络建设的。

  韩永贵:我觉得对一些不同的企业包括不同的产品,他们在一线市场的饱和情况下走向二、三线市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那些产品一定要扑到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地方去。二、三线管控我觉得需要有一些网点的设计,在售后服务上在媒体线传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我们有很多做法是这样,因为在二、三线城市,甚至低一点的城市它在消费能力上是一个逐渐增长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像在一线形势下在网点建设上投入巨资去建设,然后在那种完全地去豪华的4S辐射,其实我们比较多在一些成熟的地区建一些4S店,有的可能通过3S店做辐射。这样把它的市场和把我的经销商能够更好地培育起来了,那么这样我再让它完备,它整个消费层次提升上来,它再升格到4S店,这可能在三、四线城市应用比较好一些。

  另外现在在三、四线城市甚至更低一点的城市,它的消费,我觉得可能比如很低的是原来从农用车替代交叉型车,它的销售市场拓展和你中高端的轿车拓展方式不一样,它可能现在是大卖场,更多的是汽车超市,而不是说一个4S店里面,这个也是在营销的渠道和网络说应该注意在市场的拓展上,应用的群体上也应该注意的这个现象。我觉得因为大家都是在尝试,原来在大城市做得很好,那么大底下我觉得还要考虑它的消费能力和它这个营销能力的建设,它会有个过程。尽管未来那块市场极大的,它上升的空间也是极大,但是毕竟现在是刚刚开始,就跟二十年前我们在北京建专卖店一样,那时候也是凤毛麟角,但是在十年前、八年前好像不建4S店就不像卖车似的。

  记者:我们也想请您留下一个问题,就您所关注的或者您在思考的问题,留给我们下一位嘉宾。

  韩永贵:我想特别关心就是作为汽车行业的,我们在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我们连续两年世界第一了,其实是个很自豪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也是一个压力很大的事情,所以我特别想跟下面的这些老总们探讨,就是我们在实现由大往前的过程中做强的过程中,我觉得除了我们企业自身要做很多的努力,我们还需要社会环境政府要做很多的工作,比如一些技术的突破创新,一些关键技术的掌握,光是各个企业零敲碎打是做不了的,这个需要政府的引导,我特别想听听大家这在方面这个共识怎么样。如果大家有这个共识,我觉得我们希望国家的这些科技管理部门大家一起来做,实际上我们发展到今天,我们有一款响当当的自主品牌的变速箱吗,没有。有一款咱们响当当的叫大家都接受,大家又认可的发动机吗,还没有我们自主品牌的,尽管做了,但是毕竟影响力太小了,一个好的技术的培养,除了它技术的先进,如果没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那是算不上的,没有一定的好的市场性。所以我特别想在做强的过程中,在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上,能听听这些老总们的意见,我们共同地把这个事情能够做好。

  记者:我一定会把您的这个问题带到下一位嘉宾面前,听听他的意见,谢谢韩总。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