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要闻 » 正文

2011年新能源汽车前景看好 零部件产业化“瓶颈”仍存

日期:2011-01-26    来源:慧聪网  作者:闫华伟

国际充换电网

2011
01/26
10:2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2010年汽车行业取得了超预期的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也迅速的成长起来被视作最赚钱的一环。展望2011年,中国汽车在未来全球汽车工业版图中位置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下称《规划》)将在今年3月份正式向社会公布。

    2011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看好

    《规划》的正式推出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而重点研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也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零部件行业的主要任务。在汽车电机电器、汽车转向、汽车电子、车用发动机四个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中,调整产品结构、发展节能汽车零部件及技术、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都被重点提及。

    “瓶颈”犹存

    显然,新能源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发展在2011年都将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车企大力推广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不仅声势强大,而且部分车型已经接近量产。但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呈“一窝蜂”现状时,就有专家表示担忧,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技术方面,我国汽车业亟待提高,这或许就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所在。

    核心技术亟待提高

    电机和电池都是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这二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国自主技术的镍氢、锂离子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方面显著提升,自主研发的200kw以下车用永磁无刷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重量比功率超过1300w/kg,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虽然整车企业的研发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但在产业化道路以及新能源汽车配套上却鲜有国内零部件企业。工信部工业司协调处李万里明确指出,关键部件的产业化、基础原材料的国产化,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和瓶颈所在。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传动模块,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被国际巨头垄断,尽管国内有企业在研发,但很难达到整车厂要求。“目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没有产业化基础,以现在的能力很难达到2011年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的比重达到5%的目标。”李万里对此表示担忧。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