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以“领先科技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广州车展圆满落下帷幕,在为期一周的车展中,来自国内外的600余家参展商,概念车、首发车数量均创历届广州车展之最。其中,以主打环保理念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本届车展的一大亮点,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展会上可圈可点的表现,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潜力,然而,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国际油价一路飙升,全球资源日趋紧张,但是,这并没有阻止传统汽车快速增长的市场现状以及人们购车的热情。而随之引发的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制约了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最近,北京市政府首先祭出“限购令”,以缓解汽车增长带来的城市压力。而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实现“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对于传统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尚且属于市场空白,同时,也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年9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并将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发展的七个产业之一。其实,早在2001年,电动汽车研究被列入国家863重大专项计划,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并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汽车企业,比如比亚迪F3DM,是国内首款面向私人用户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奇瑞首家新能源汽车专营店正式试营业,长安汽车成为本届世博会上唯一获得欧洲国家认可进驻展馆的新能源自主品牌等等。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十城千辆”工程,开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示范运行,目前已有25个城市加入。
政府和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大献殷勤”,但广大购车者的表现却很冷漠。新能源汽车为何遭遇“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局面呢?其实,购车者并不是对新能源汽车不感冒,只不过新能源汽车自身的现状制约了其发展路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价格,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比普通汽车贵了一倍左右,即使消费者对油价高涨抱怨不断,也不愿意去购买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配套设施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这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实现大规模市场应用的一个原因。在发展传统汽车的同时,兼顾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研究,而传统汽车的生产、投入比重和宣传力度要远远大于新能源汽车。一旦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利,还能有一条后路。我认为,中国汽车行业这种底气不足和不够自信的表现,成为制约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起步晚、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在传统汽车行业,国产汽车无论是从品牌价值、市场占有率还是自身产品质量、性能方面都与国外汽车行业巨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要想在传统汽车行业突出重围,重新划分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可谓困难重重。而在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企业和国外竞争对手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对中国汽车企业也未尝行不通。
根据定位理论,第一个进入消费者头脑中的品牌,将很容易做到行业第一,并能占据市场份额的70%以上。买空调,人们一下子就想到格力;提到搜索工具,头脑中马上浮现出百度;一说聊天工具,立刻就是QQ,但是,提到新能源汽车呢?消费者头脑中一片空白。因此,谁能够首先开垦消费者头脑中的这块“处女地”,谁就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如果国内企业行业不去占领,实力强劲的国外汽车巨头将当仁不让!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必将再次错失良机。
目前,很多城市都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方案。到2012年底,北京市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3万辆,配套完成3.6万个充电桩及100个快速充电站建设,每辆车补贴最高6万。除此之外,杭州、上海、深圳等地都出台了相关补贴方案,其中,成都市最高补助达到16万元……这无疑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次良机。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本省。填补这个市场空白,首先要求企业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更新,面向市场和消费者展现出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的信心和能力,提升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同时,企业要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不计较短期利益的得失,因为一个品牌的打造不可能“一招定乾坤”,需要对市场和消费者信心的不断培育。而一旦突破了这个瓶颈,前面的发展道路将是无限宽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