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消息,中国工程学会电动车分会主任、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全世教授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不能过于乐观,中国汽车工业借这次产业革命的机会实现弯道超车,关键看国内的企业在以后电动车示范运营上是否动真格,是真的投入精力研发,还是拿国外现有的技术产品攒几十辆样车交差。
从发展电动车所需要的锂矿、稀土等自然资源上,我们的确占优势。另外国内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电动自行车、三轮车产业,发展动力电池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但在电动车技术上,国内企业并不领先多少,甚至在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上,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
陈全世表示,从这次国家出台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能看出,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点在纯电动汽车。普通混合动力车则被归入节能车型,最高补贴3000元。这也是政策首次将混合动力归入“节能”车型,而不是新能源汽车。对于只是增加了起步停止装置的弱混合动力车型,这种补贴力度够了。但对于中强度混合动力,由于要另外增加一套动力系统,3000元补贴显然不够。
不过这也正好表明了政府主管部门的态度,中强度混合动力日本企业像丰田、本田已经做得很好了,国内企业很难再赶超。纯电动汽车大家都刚刚起步,鼓励政策把侧重点放在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方面。针对私人购买的补贴政策出台后,政府在现阶段所需要做的鼓励消费政策基本到位了,剩下主要看企业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