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传统汽车市场的发展一样,新能源汽车只有在市场有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而从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态来看,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推动,就是在着力于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从这点出发,笔者相信,未来中国汽车市场不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而在这种情况下,摆在汽车企业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来满足这一市场需求。笔者认为,当前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尽快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战略布局,尽快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近年来,国家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谓不遗余力。2001年,在“十五”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规划中确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格局,成立了一批以整车单位牵头、零部件单位参加、产学研联合开发的研发团队;2007年,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发改委的鼓励产业目录;2009年1月,开始在北京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同年12月又将试点城市扩大到20个;2009年3月,《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2009~2011年期间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从2009年3月起,北京、重庆、湖北、上海、天津、吉林等地相继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今年6月,国家又决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和合肥等5个城市正式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8月份,国资委牵头组建了“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此外,包括北京、重庆、深圳、武汉等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优惠政策。由此可见,对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否有需求的疑问,也应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一系列积极举措中得到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底由中汽协主办的一次经济形势研讨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一位司长就称,纯电动汽车更符合发展方向,他的表态多少代表了政府更侧重于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对于各汽车企业来讲,既然国家在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的速度和频率如此迅速,既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已有侧重,那速度也就成为了各车企业未来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从目前各汽车企业相关的最新动态来看,在自主品牌方面,虽然很多车企也制订了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规划,但规划的内容还很宽泛,不够细化,战略布局虽有明确,但实施步伐并不迅速。同时,虽然各自主车企也已经有多款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下线,但不无遗憾的是,这些车却迟迟未见上市或大规模上市,究其原因,就在于技术上不过关,成本上又降不下来。
而在合资品牌方面,虽然丰田和本田等企业的混合动力车型已经陆续开始在中国上市,但无奈于国家更侧重于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并未将上述车型纳入补贴范围。而通用、大众和宝马等车企业在中国虽也有各自的电动车战略,但还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合资车企当中,笔者发现,与其它合资企业相比,东风日产却做到了先人一步,即把握住了国家侧重于发展纯电动汽车的“脉搏”,又在纯电动汽车在国内的推广和发展上做到了最快速度。在具体行动上,今年3月雷诺 日产联盟就与武汉市就推广电动汽车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从2011年开始率先采用25辆聆风电动车在武汉展开电动汽车推广的市场调研。同时,雷诺 日产联盟与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电动汽车合作方案也正在制定之中。在具体产品上,明年将在武汉运行的聆风电动车,今年已经先后在日本、美国和欧洲上市,是全球第一款真正实现商品化的纯电动汽车。在战略规划上,东风日产聆风电动轿车项目也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即2010年为准备阶段,主要为电动轿车生产应用做好各种准备工作;2011年为进口研发阶段,同时在国内进行推广上市;2013年为正式国产阶段;2015年为深度国产化阶段,同时实现产销5万辆目标。可以说,东风日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推进速度是最快的,而这也将为其在将来的新能源汽车竞争中占尽先机。
综上所述,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未来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必然是迅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也肯定会逐步增大,传统汽车的市场份额也肯定会逐步被新能源汽车所占据。而如此大的一块“蛋糕”,也注定了未来车企之间的竞争是相当惨烈的。从某种角度来讲,谁要是不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得先机,谁就将在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处于被动,甚至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