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太阳能……新能源领域正成为众多国家大力发展的方向,并给予高额补贴及优惠。然而,在新能源研发、市场化程度较早的欧美国家,却出现多起为获巨额补贴而“制造”的腐败案件。而我国专家也提醒,国内也要对新能源领域加强监管,以防止出现类似现象。
欧美屡发借新能源骗取补贴案
欧美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应用领域开展研发较早,为推广市场,国家给予企业的补贴非常高,而这也催生了腐败。不久前,西班牙加纳利群岛的风电项目引起全球关注。据悉,欧盟给该风电项目的补贴多达4000万欧元,而其中相当一部分被政客和商人勾结骗走。
在欧美,风电场开发是一个复杂的链条,通常由小企业主与农民达成长期的土地租赁协议,然后向地方政府提出开发风电项目申请,接着通过中间人把项目打包卖给跨国能源巨头,后者负责实际的项目建设工作。在这种模式中,诈骗的危险无处不在。纽约总检察长办公室发言人约翰·米尔格瑞姆表示,风电项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补贴资金,而这个行业基本不受监管。
国内不少车企在炒新能源概念
为大力扶持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及电动汽车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众多扶持政策。2009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宣布大力扶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由此掀起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研发、生产的浪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宣称获得纯电动轿车技术的整车公司达40家以上,数量远远超过日本和美国。
新能源行业研究员、中国投资咨询网顾问李胜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国内几乎所有的主要汽车厂商都有新能源汽车上榜,难道已经有这么多企业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技术?”他表示,显然这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是在炒作新能源汽车概念。
李胜茂指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自主研发能力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非常少。“许多整车企业为了早日生产出新能源汽车,采取采购一些关键零部件组装的办法来完成计划。”
新能源市场准入要加强监管
李胜茂指出,目前国家批准的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大多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很多地方都倾向于采购本地车企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这使得不具备市场准入的企业得到订单,而这些企业往往为满足地方政府采购要求,在国内外市场上大量采购关键零部件进行组装,就这样,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国家的补贴。“假如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与相对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相结合,那么它将沦为一部分企业骗取国家补贴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