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晚间消息,在业界翘首以盼多日之后,四部委突然宣布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通知》要求,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就像一个孩子在等待父母承诺的变形金刚或芭比娃娃多次爽约后,从来没有说过安慰之语的父母在孩子几乎丧失希望之时,在儿童节的最后时刻终于给孩子送来了迟到的礼物。
但不管怎样,迟到总比不来好。说实话,针对私人消费者的补贴,更能有助于普通个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这对拉动市场消费是个很关键的政策。要知道,此前国家的补贴政策均是针对公务、出租等公共利益的车型,此次由公共服务领域扩大至私人用车,确实是一个很及时的策略。
除了刺激消费者体验和使用外,更能促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加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有了政府的私人补贴,企业可以更有信心地进行研发层面的推进,从长远来看,无疑可以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发展。
但或许是该来的来的太晚了,抑或是私人补贴只是停留在补贴阶段,并未触及到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层面的实质性东西,汽车厂家对此似乎有些反应冷淡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阻碍因素远不止价格这一个因素,即使国家给了补贴,如性价比不高,消费者仍不会买账;在生产企业看来,补贴政策更多的还是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最终还是要依靠产品高性价比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打动消费者。如果幻想补贴标准一出台,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就趋之若鹜,像找“神医”张悟本挂号一样排队等候,那显然是不现实的想法。
《通知》的意义更大程度上在于舆论导向,要想让消费者和市场双双满意,新能源汽车能否被市场最终接受还要看产品性能和定价。新能源汽车推广初期,面临的各方掣肘很多,补贴政策只是解决了其中的一个问题。要想达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普及,则需要在质量、售后服务、成本、运营、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到位才行。
比如,新能源车价格在补贴后能否达到略微高于普通轿车甚至低于普通轿车、电池续航能力能否满足较长时间的驾驶需要、电池租赁或充电能否像加油站一样遍地开花……如果这些基础设施不完善,仅有购车补贴恐怕还不能吸引消费者。
可喜的是,不久前决定新能源车能否顺利推广的政策——技术标准已经先行落地,《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和《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4项标准已通过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审查。
所以,可以预见,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出台后,再加上如今的私人购车补贴、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等各方面配套设施都达到一定规模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才算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那个时候再讨论新能源车何时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有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