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资讯 » 正文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需要“变线”

日期:2010-04-02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中国企业报

国际充换电网

2010
04/02
15:4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汽车制造看起来是不需要想象力和发明力的,那些显而易见就可以抓到的机会、资源和利益,轻易就盖过了对产业未来的思考、忧虑和努力。

  现在,情况变得不同。能源和环境危机以及世界汽车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正把中国汽车工业推入一轮密集创新的境地。一个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内燃机汽车方面中国与国外差距很大,难以跟上乃至超越,因此更多的人希望在这一轮竞争中能够颠覆了旧有的外国汽车企业技术统治的格局。

  然而从梦想到现实,总存在着许多需要逾越的障碍。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依然根植国外先进技术的“三纵三横三平台”,是否能够真正带领中国汽车业到达那片新能源的自由之地。

  事实上,从“八五”、“九五”、“十五”直至当前的“十一五”等数个五年计划,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科技计划从未止息,然而连续十几、二十年的持续投入研发催生出的却是这样一个事实———把技术发明、工程应用当成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研发项目全部以优良标准验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成果”,但实际的新能源汽车却处于在政府支持下的示范,不少关键零部件无法替代仍需国外购入。

  而若要改变依赖外企的局面和解决关键零部件比如控制器调速器等电力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问题,惟有走出当前的技术路线,发明其他车辆驱动调速控制技术,以期根本避开这个局限。

  这并不是一个多么新鲜的想法。事实上,如果我们将视线从狭窄的汽车行业转移到更为广阔的产业领域,看看那些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改变了产业方向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技术革新,就能知道什么样的创新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变革性技术力量。

  技术发明是不能计划规划的,新能源汽车是个概念,它包含了若干可能的能源和动力装置,而现在,除了丰田混合动力在欧美销路不错以外,其他车型或技术都未真正达到实用程度,一切尚处于尝试探索阶段。我们不一定非要跟随国外去研究那些他们已研究多时的技术,而是要这个绿色、时代打开多元化的思路,去探究那些比如无线移动供电、海水核能发电、锌碳电池等新技术。

  如果我们仍沿用“三纵”技术路线,禁锢在别人的思路里,那面对的可能仍是产业缺乏进步和停滞不前,中国汽车工业要赶超强国,必须要在“三纵”以外的领域寻找可能。

  而另一个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新能源的研发也应采取开放式而非封闭式,企业不分大小,研发者不论学历,以产品系统为主线,汇集相关单位及人员组成研发、车企、用户一体化的攻关团队,以解决问题和最终产品具有竞争优势为关键的考核点。

  显然,这是一种全民参与的举国体制而非现在将民间力量阻挡在外,它符合科学精神以及创新创业的大势。当然,这种模式将来是否有斩获,仍取决于走一条怎样的技术路线以及重大发明的突破。

  有理由相信,如果这样的机制能够真正完成,它将带动一场新潮流,这样,中国汽车业不再是想方设法地超越他人已经设定的路线,而是让那些突破性的思维真正脱胎换骨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