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创新促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工作对企业来讲,意味着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意味着减少浪费,降低消耗;对国家来说,节能减排有助于缓解能源供应和建设压力,节约社会资源,更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双星集团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以工艺技术创新为突破口,通过改进工艺,改造设备,技术升级实现节能减排。
双星青岛轮胎总公司以前是能源消耗大户,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双星集团首先从轮胎生产中产生的废汽、废水入手,投入精干力量进行整治,对轮胎硫化过程中产生的乏汽进行回收利用就是典型成果之一。双星通过选用制冷量为4500KW的单效溴化锂冷水机组对轮胎硫化过程中产生的乏汽进行回收利用。回收的乏汽一部分可满足8条密炼生产线的工艺冷却需要,一部分返回双星热电厂重新利用,可节约6300吨标准煤,同时,机组制冷过程中产生的每小时10吨左右的乏汽冷凝水又可以替代自来水用于除氧站0bar罐直接使用,按每年工作300天计算,年节约自来水7.2万吨。现在,在双星青岛轮胎总公司的除氧站现场,人们已经很难再发现有大量的乏汽排放了,2年前那种每小时大约12吨温度在130℃左右的废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盛况”已不复存在。到2009年底,仅青岛轮胎除氧站一个项目节能减排就达到1170万元。
双星还为降低污水污染建立了污水处理站,使原来几乎不经过处理的黑色生产污水变为清澈的循环水,年节约用水70万吨。
在废气排放治理方面,双星也是走在了前列。双星集团投资600万元,在胶南市热电行业中,率先建成热电厂锅炉烟尘脱硫项目。该项目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氨水半干法脱硫设备和脱硫工艺,脱硫效果达到95%以上,硫的排放标准低于国家25%(国家标准800mg,热电厂排放指标600mg),较好解决了氨法脱硫工程的氨流失、设备腐蚀等问题,同时避免了二次废渣、废水污染问题,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980吨。
据统计,2009年,双星集团借助创新节能减排,减少生产占用资金3000万元。
管理创新促节能减排。管理创新始终是双星保持稳定发展的秘密武器之一,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进行管理创新,促进节约降耗,达到节能减排效果,也是双星在节能减排工作上使出的一记重拳。市场化承包和厂币运作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管理创新。
双星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移植到企业管理中,创造了“家庭消费式管理”。对部分折旧后的设备或生产线通过“包、租、卖”的方式承包给员工个人,让每位员工或每条生产线变成小的经济实体,上下工序之间用厂币进行“现金交易”,各自承担费用指标,除上缴租赁费等,结余的都是自己的收益,变“为企业干”为“为自己干”, 人人都当小老板,大大降低了各项能源消耗。如:按照集团对节能减排以及创新承包工作要求,各单位在“风、电、水、汽”的使用上,真正变过去的“供”为现在的“买”。又如:机械公司承包前一个钻头坏了就领新的,承包后,员工是磨了再磨省着用,而且由以前1个钻头工作变成了现在8个钻头联动工作,降低了消耗、提高了效率。
双星是一个传统制造加工业大集团,近些年,除了面对行业竞争加剧的因素外,还承受着橡胶等原材料价格暴涨所造成的巨大压力,2008年下半年来又承受着经济危机的影响,作为一个耗能大户,在节能环保时代,双星集团面临着发展中的抉择。双星集团总裁汪海介绍说:节能减排不仅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是一个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双星根据新形势,提出了“打一场商战中创新的人民战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造旧设备,改变生产中“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解决老设备浪费能源的问题。
制鞋行业里由蒸汽锅炉改为导热油锅炉系统,双星在全国是第一家。双星针对煤耗大、费用高的实际情况,大胆取消了全部蒸汽锅炉,在各鞋厂推广运用导热油锅炉系统,使煤、电、水用量大大减少,而且减去了树脂、工业盐等材料,避免了排污。仅此一项就可为双星降低成本达100多万元,经济效益提高15%以上。
通过市场化承包和厂币运作等管理创新,极大调动了员工的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能源设备管理方法上下功夫、要效益,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企业,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企业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双星集团总裁汪海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低碳经济发展,创造和总结出一些低碳经济产业的经验,这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
目前,双星根据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工艺、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季节分别制订了符合自身特点的能源消耗定额管理考核制度,建立了能源管理人员的考核和培训制度,将能源管理细分到每台设备,细化到每个人,“抓的细,分的清,责任明”。双星集团走出了一条具有双星特色的节能减排的新路子,对企业战胜危机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