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要闻 » 正文

徐留平:新思路打造新长安

日期:2010-03-29    来源:猫扑汽车  作者:猫扑汽车

国际充换电网

2010
03/29
13:1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徐留平 长安

  随着“同城四地”的联动上市,奔奔MINI掀起了长安汽车的又一轮热销风暴。日前虽然一季度的汽车销售数据尚未发布,但就2010年前两月的销售业绩来看,长安汽车在一季度的累计销量一直保持 “三甲”的位置。面对企业的高速发展,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道出了自己的生意经,那就是凭借“微车立足、小排量立市、新能源立业”的三板斧打造新长安。
  头板斧:微车立足创大业
  1984年,长安汽车从军工企业转型成为民用企业之后,微车成为其主要产品。即使是与铃木、福特汽车合资以后,微车的销量仍占据长安销量贡献的大头。
  2006年,上汽通用五菱在微车销量上超越长安后,并一直延续到了2009年。当长安汽车晋升为全国“四大”汽车集团后,长安与五菱之间的差距在一步步的减小。2009年五菱虽然保住了老大的位置,但六成的增长率远远低于长安汽车95%的市场增幅。2010年长安汽车继续保持迅猛增长的势头,仅2010年1-2月,长安旗下微车累计销售24.2万辆,连续两个月位居微车销量榜首。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长安汽车之所以短时间实现自主品牌轿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一方面是得力于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视,另一方面微车稳步提升也缓解了轿车品牌发展的压力,使企业有更多的时间、资金去做研究和开发好的产品,最终形成了“微+轿”双赢的局面。
  二板斧:小排量立市谋发展
  众所周知,铃木汽车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小车生产商。1993年长安汽车开启了与国际一流企业企业合资的历史,第一个合作伙伴就是这家生产小车的汽车企业。在追求美式轿车宽大车身与排量的90年代,长安汽车引入的第一款车型却是排量只有0.8L的奥拓。
  与铃木汽车的合作中,长安汽车坚持引进低能耗车型,走小排量路线。在推出玲珑精巧的“奥拓”系列后,双方又先后推出了羚羊、雨燕和天语SX4等系列经济、耐用的精品小车。
  长安自主品牌轿车自创立之初也秉承了走小车路线的发展方针。2006年底上市的长安汽车首款自主品牌轿车长安奔奔最大排量为1.3L。而现如今买的最好的长安悦翔排量也只有1.5L。而新近上市的奔奔更是将排量下探到1.0L,目的就是要弥补产品线缺口,与QQ、比亚迪F0等一批排量小、讲究时尚、经济的个性小车展开厮杀,至此长安汽车在1.0—1.5排量区间完成了全面布局。而现如今奔奔每月接近5000,悦翔直逼20000辆的精彩也增强了长安汽车要将小排量做大做强的决心。
  有人将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成功之路,归结为“把准市场脉,做好小排量”。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在掌舵之初就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近两年始终将战略车型都放在小排量上。正如徐留平所言,做企业同做人一样,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目标,就长安现阶段而言,小排量绝对是一个“即务实、又讨巧同时又具市场开拓力”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除在产品上下功夫外,在政策推动、市场导向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两会代表,现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副总裁尹家绪就曾多次在全国两会上建言献策,提倡解禁小排量,发展小排量。在其与汽车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最终颁布了“解禁了小排量在城市主干道上行驶的限令”,小排量车才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三板斧:新能源立业瞄准未来
  如果说微车和小排量车是秉承了长安汽车发展的一贯思路,那么开发新能源车就是徐留平带给长安汽车带来的最大的贡献。作为企业的领航人,徐留平早在几年前就力主开发新能源车,与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同步起跑。
  2010年日内瓦车展上新能源车大有占据半壁江山之势,这也验证了徐留平对汽车行业的判断。早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夕,长安汽车首款纯电动汽车下线。该车名为“奔奔MINI纯电动轿车”,百公里能耗仅为10KWH(10度电),可以达到零排放。
  在优化传统车型配置方面,长安汽车先是推出了杰勋混合动力轿车、悦翔CNG等车型。就燃油轿车而言,这三种新能源车型都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在高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中开创一条切实可行的低碳之路。
  固有传统业务、发展蓝海领域、与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同步开启新能源车,长安汽车有了这三板斧护身,必将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有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攻城略地,抢占有利地势。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