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能源的发展,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议题,而即将亮相世博会的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两会代表热议的焦点。自去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政策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国金证券(28.28,-0.41,-1.43%)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李孟滔表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涉及上游的金属、原材料如生产动力电池所需的金属镍、碳酸锂,还有中游电池厂,以及下游整车类企业。而在整个产业链中,生产动力电池的环节,由于其技术难度最大,因此最有可能产生高额利润。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主要包括锂电池、镍氢电池、铅酸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四种。目前95%以上使用镍氢电池,但锂电池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日本权威的市场调研机构——日本富士经济股份有限公司最新预测,今后12 年燃料电池的市场规模将超过去年的150 倍,其中燃料电池汽车将起主要的拉动作用。
新能源汽车电池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有10家左右,今年以来这些公司的市场表现十分引人注目,相关公司如杉杉股份(11.35,0.81,7.69%)最大涨幅达到了155%,中信国安(11.08,0.29,2.69%)和科力远分别是126%和124%,江苏国泰则从去年10月中旬就开始单边上扬,累计上涨了335%。
李梦滔表示,判断动力电池的前景,要从三个方面去分析:一是电池性能,充一次电可以跑多少公里,可以使用多长的寿命;二是电池的成本,成本过高是没有前景的;三是电池的安全性。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在从以汽油机为主、动力电池为辅的模式,逐步过渡到以动力电池为主、汽油机为辅,在此转变过程中,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会大幅上升,锂电池在各方面的优势将发挥出来,成为混合动力汽车最主要的动力来源。
关于新能源汽车给电池类公司带来的机遇,相关公司自己当然具有发言权。记者为此特地前往两家代表性公司了解情况。其中,科力远是镍氢电池的原材料泡沫镍最大的生产商,记者到达公司的时候,公司第一条镍氢动力电池生产线的设备已经运抵车间,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地安装调试。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这条生产线将年产3600台套镍氢动力电池,第一批产品将于3月底4月初下线。对于市场所关注的镍锂电池之争,科力远认为镍氢电池在可靠性、安全性和低成本方面目前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并且已经能够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预计在未来的8到10年,镍氢动力电池还将占有市场的70%到80%的份额。即使未来锂电池实现了技术突破,也不可能完全替代镍氢电池,而是出现镍氢和锂电池并行的格局。
杉杉股份涉足的是锂电池产业的中上游。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成分是五种:正极、负极、电解液、铜箔和隔膜。杉杉股份做其中的三种,正极和负极产量国内排名第一,电解液排在第三。正极生产厂在长沙,负极生产在上海和宁波,记者前往了位于广州的电解液厂区。08年这个厂子的产量差不多1000多吨,比07年增长了50%。产品目前主要还是应用在一些通信数码类产品,公司的计划是进一步做大后,能够应用到电动汽车,以打开又一个广阔前景。
李梦滔表示,技术力量进步对产业革命的影响不可低估。回想手机中锂电池淘汰镍氢电池,只用了两年时间,一旦锂电池产业技术进一步成熟,应该会在很快的时间里就取代镍氢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
对此,联合证券分析师姚宏光也预计,五年之内锂电池将完全替代镍氢电池。建议关注中信国安、江苏国泰、科力远和中国宝安(8.30,0.25,3.11%)。广发证券黎韦清也认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电池的投资机会最大,现在面临着镍氢和锂电池两种技术路线的竞争,短期95%以上以镍氢电池为主,锂电池今后肯定会取而代之,但时间上存在不确定性。建议关注科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