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 » 电动汽车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现状如何?这份报告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日期:2024-01-03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国际充换电网

2024
01/03
17:2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汽车 汽车产业链

我国现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92.68万家;近十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逐年增长态势……1月3日,企查查推出的一份报告,揭示了国内地区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数量的差异。

企业数量何地多

报告显示,我国现存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92.68万家。近十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逐年增长态势。2020年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分别新增8.18万家、17.75万家、24.69万家,同比增长73.93%、116.99%、39.12%。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注册量首次突破30万家大关,同比增长25.26%。

从区域来看,山东现存9.85万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国内省级地区第一。广东、江苏分别现存9.08万家、6.92万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位居前三。此后是海南、浙江、河南等地。

从城市来看,上海、海口、成都跻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前列。数据显示,上海现存3.43万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位居第一。海口、成都分别现存3.21万家、2.63万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位居前三。此后是广州、深圳、重庆、北京等地。

城市发展新热点

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的一个新现象。

上海在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值约2888亿元,同比增长56.9%。上海拥有上汽、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众多产业链企业,有约1800款新能源车型在上海市场销售,上海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近50%,累计推广规模突破百万辆,位居城市第一;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在全国处于前列;上海是全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龙头,8家整车企业、600余家国内外主要零部件企业在沪布局,丰田、宝马、福特、沃尔沃等跨国车企在沪设立亚太总部或研发中心,多家造车新势力在沪设立功能机构;嘉定区更是全国单体城市中汽车产业规模最大、汽车产业链最完善、产业集聚最凸显的地区。

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成为重要一极。当前,深圳已经具备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硬件方面,深圳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链条闭环,覆盖电芯模组、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各环节;在软件方面,深圳大批电子信息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进入智能驾驶软件开发领域。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重点布局坪山区、南山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其中,坪山区兼具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功能,主要开展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建设、整车制造、多场景应用测试验证等工作;南山区主要开展智能算法系统、激光雷达、车载通信等智能化、网联化关键技术研发;深汕特别合作区主要开展智能座舱设备等汽车零部件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制造。

广州作为全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当前,广州基本形成涵盖整车生产、“三电”以及电池关键材料等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并形成了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汽车品牌格局。在产业布局方面,广州着力打造“一核三极多节点”的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空间发展新格局,“一核”即为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园,充分发挥园区集聚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设计、制造和测试、示范应用等全产业链优势,辐射带动番禺化龙汽车特色小镇发展;围绕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打造东部、北部、南部“三极”,东部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包括天河片区、黄埔片区、增城片区,主要依托小鹏汽车、广汽本田、文远知行、北汽(广州)等龙头企业及相关重大项目;北部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主要为花都片区,主要布局东风日产、东风启辰、风神汽车等龙头企业及相关重大项目;南部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主要为南沙片区,主要依托广汽丰田、合创汽车、小马智行等龙头企业及相关重大项目。

北京作为国内最早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地区之一,目前是拥有换电站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从区域布局来看,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聚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制造则在顺义、昌平、大兴区域。

重庆入选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目前,重庆已形成十多家整车企业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优势产业集群,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近千家,本地配套率达70%,集聚了理想、赛力斯等知名新势力企业。在空间布局上,璧山区优先发展动力电池、电驱、电转向、电制动、底盘等总成;永川区优先发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控等总成等。

各地竞逐新赛道

从区域看,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主要集聚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区域。其中,京津冀地区代表企业有长城汽车、小米汽车、理想汽车等;长三角地区代表企业有上汽集团、特斯拉、吉利集团等;珠三角地区代表企业有比亚迪、小鹏汽车、广汽埃安等。

京津冀地区作为全国六大整车产业集群之一,具备较强的发展基础。北京在整车生产、智能驾驶系统、基础设施等领域有较强实力;天津重点发展汽车芯片、汽车装备等领域;河北在整车生产、底盘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电子电器系统、车身系统领域均有布局。从区域布局上看,北京重点布局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昌平、大兴等地;天津重点布局在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丽区、西青区、宁河区等地;河北重点布局在保定、沧州等地。

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内最早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布局的区域之一,如今全国每三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产自长三角地区。2022年末,长三角三省一市新能源车保有量309.6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新注册138万辆,占到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四成六,新能源车产值、产量和终端销售三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属地汽车(总体)水平。当前,长三角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然形成了以上海为总部,在苏浙皖设立制造基地的联动模式,其中,上海主要布局在安亭、临港新片区、金桥及张江等地区;浙江重点布局在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台州等地;江苏重点布局在南京、徐州、苏州、盐城、扬州等地;安徽重点布局在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六安等地。

珠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有传统汽车产业的制造基础,又有人工智能、通信科技等新兴产业的优势,并且拥有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优势,大幅提升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运行效率。目前,已形成广州、深圳、佛山新能源汽车核心集聚区,以及东莞、惠州、肇庆等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配套项目集中区。在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等新能源整车企业的拉动下,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新能源自主品牌和相对完备的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无疑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提速的一个标志。”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欣向记者表示,我国已经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举措。因此,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已形成从原材料、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这些与各地、各城市、各区域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而且,这也能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