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绿水绕三湘、青山多绣绮,既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又有“惟楚有材”的盛名,始终走在绿色发展美丽中部建设前列,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支点。
湖南,是新中国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国家级战略都市圈,是国家性交通枢纽的重要阵地。作为湖南经济发展最大亮点的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也正在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瞄准赛道,湖南新能源产业乘势而上
新能源产业要“立”起来,离不开基础要素的支撑。2022年湖南新能源汽车产量49.6万辆,居全国第4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充电设施是否完善,作为先行“粮草”的充电基础设施一旦建设乏力,将成为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掣肘。
布局新能源产业,湖南入局之初,便谋划已深。湖南特来电作为中部地区的省级区域城市充电网投资运营服务总部,在省政府指导下由省财政厅下属机构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主导下的湖南财信经济投资有限公司注资入股,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以政府规划为工作指导,在湖南地区布局开展充电网的建设与运营,促进新能源产业跨越发展。
湖南财信经济投资有限公司隶属于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是省属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公司一直致力于聚焦服务湖南省实现“三高四新”的美好蓝图,践行国企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助力湖南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政府规划指导,湖南特来电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将湖南城市圈“打造成便捷高效的城际充电网络和互联互通的城市群都市圈充电网络,加快补齐重点地州市之间路网充电基础设施短板”。截至2023年10月,湖南特来电建设运营充电桩7771个,装机功率超过23万kW,累计充电量超12亿度,累计碳减排量95万吨,湖南省市场占有率超过30%。
特来电护航湖南“满电自由”绿色出行
虽然充电桩市场日渐完善,充电设施越来越多,但依然还有许多痛点,如高峰期用电负荷不够、充电时间长、充电速度慢等,解决充电体验的核心痛点,湖南特来电从充电服务体系建设、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等多维度去打造优质的充电生态。
特来电为湖南的充电网络建设构建了充电五张网。面向于公交的公交充电网,面向于出租和网约车的公共充电网,面向于物流车和特种车的物流充电网,面向于企事业园区的园区充电网,面向居民小区的小区充电网。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服务对象推出了不同的充电站解决方案,众多成功案例已上线运营并服务于城市建设。
常德公交充电站项目
常德公交充电站作为规模最大的地州市公交充电服务项目,从公交专用站到面向社会车辆开发的复用站,已建设近百余座公交充电站,服务1000台+公交车。该场站遵循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建设智能充电平台,统筹充电网的管理和布局,打造司机、车辆、充电桩一体化的充电服务体系。
高星物流园充电项目
高星物流园充电项目,作为长沙最大的物流专用充电网点,是特来电与本地国企湖南湘江城市运营公司首推投资型共建,总装机容量2400kW,40个充电终端,搭建特来电充电管理云平台,可以与企业自有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统一调度、全过程运营、智能化监控,实现充电设备精细化管理,为城配物流、大型商用车电动化推广保驾护航。
车企品牌合作项目
除此之外,通过与车企品牌合作,建立多个品牌超级充电站,帮助品牌用户实现在世茂环球金融中心、华创国际等核心商圈独享专属空间,在智能群充4.0的加持下,根据车辆的充电功率实现智能调度和有序充电,实现充电 5 分钟便能给车辆增加 300公里的续航里程,在城市中心地带体验极致充电。
通过覆盖湖南的“五张充电网”建设,特来电凭借先进的充电解决方案,多种类型的充电产品,按照用户的功能和属性不同,在时间上、空间上、产品功能上做相应的建设和布局,以满足多样化的充电需求。以此来支撑湖南大规模的电动汽车的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发电的融合。
“十四五”期间,湖南特来电将围绕“公交充电优化网”、“公共快充强化网”、“居民小区便利充电网”等多个充电网投资,成为湖南省最强充电网生态运营公司。充分发挥充电网作为“先导型、融合型新基建”的真正作用,保障充电网安全和创新服务模式,继续为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能源汽车应用环境助力,实现城市、乡镇充电桩覆盖率达到100%。
未来,湖南特来电将以长沙为中心,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政策,辐射湖南13个地州市,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充电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地满足广大充电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