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 » 电动汽车 » 正文

新能源汽车再起火 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电动汽车还能买吗

日期:2020-08-26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视评

国际充换电网

2020
08/26
10:4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广汽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

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电动汽车到底还能不能买?

据记者报道,8月23日上午,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椰博路与椰合一街交叉路口,一辆广汽新能源埃安S当街起火自燃,熊熊烈火照亮了整个驾驶舱,滚滚黑烟直冲云霄。消防员随即赶到将火扑灭。

据车主描述,该车在行驶途中,底盘突然发出“砰”的一声异响,仪表盘显示车辆故障,同时车辆开始冒烟,随即起火燃烧起来。

涉事车主自称是一名出行公司司机,这辆埃安S是三个月前从当地4S店购买的,总共花了近18万元,结果仅行驶2万多公里就出现了严重事故。当地消防人员的鉴定结果称,事故的起火点为电池部位。

这是短期之内,广汽埃安S的第三起起火事故,上两次分别是:今年5月18日,一辆广汽埃安S在广州的杨桃公园起火,起火时,这辆车处在正常停放状态;

另一次发生在8月12日,一辆埃安S在深圳坪山大道路口发生自燃,现场火光汹汹。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广汽埃安S共销售了21,896辆新车,位列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第三,仅次于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秦EV。

埃安S频繁起火 安全吗?

根据公开报道,小编整理了一下近期销量前三的电动汽车起火事故,给大家一个直观的认知。

第一名:Model 3 近期“冒烟”事故1起

媒体报道显示,特斯拉Model 3同样于近日发生了中国首起“冒烟”事故,时间为8月22日前,也就是前几天,和埃安S这起事故时间非常接近。

但和埃安S“火光熊熊”不同的是,从各方报道看,特斯拉这起事故仅“冒烟”。到最后消防员到场把事故处理完毕,现场并没有发生“起火”。

关于事故原因,媒体报道称微博认证账号“特斯拉客户支持”8月22日发布了说明:“本起事故是由于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与一个金属角铁状的路面抛洒物发生碰撞而造成底盘及电池严重受损引起车辆起火”——目前这条微博或已删除,为何删除,外界不得而知。

第二名:秦EV   “起火”事件1起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5月28日清晨,一辆比亚迪秦ProEV在深圳某充电站发生起火事故,火势较大。经过消防人员奋力扑救,车身仍被燃烧至仅存车架。

据网友透露,该车疑似发生在深圳鹤州一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当时车辆于4点左右完成充电,移至旁边停车位后,车辆在6点左右出现起火现象。

针对秦Pro EV的这起起火事件,坊间一度流传或为人为纵火,但后续没有进一步的报道。

也就是说,从所有已经公开报道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看,销量前三的新能源汽车中,广汽新能源埃安S起火概率是另外两台车的3倍,并且三次都是火光冲天。

到底这是不是意味着埃安S更不安全呢?外界说法不一。但毋庸置疑的是,相比燃油车起火,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起火的关注度无疑要高得多,这意味着人们认为电动汽车起火更可怕,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普及。

沉默伤害消费者 更伤害品牌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8.6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37.8万辆,而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占绝大多数。

有数据表明,目前电动汽车起火事故中,三元锂电池占绝大多数。比亚迪的王传福为了强调电池动力系统的安全性,不惜在发布其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时候,公开对自己旗下三元锂电池包进行针刺测试。试验现场引起的熊熊大火令人印象深刻。

连续起火的广汽新能源埃安S,均搭载的是三元锂电池,这显然不是巧合。埃安S按照续航里程分三个版本:410公里、460公里和510公里。为了追求高续航里程,广汽埃安S高续航版本采用的是宁德时代的811电池,其系统能量密度为170wh/kg。行业通识是,就目前技术条件下,电池动力系统能量密度越高,安全性相对更差。

那么问题来了,广汽新能源埃安S连续三起起火事故,到底是因为何种原因呢?消费者一头雾水。因为无论是主机厂、电池厂,还是相关监管机构,甚至消防部门,多数情况下不仅不会公开这些起火事故的原因,甚至还经常故意隐瞒、隐藏或避重就轻,让消费市场有些无所适从。

以5月18日发生在广州杨桃公园的埃安S起火事故为例,消费者看到的公开报道是,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古惠南回复新浪汽车表示:18日广州一辆Aion S自燃事件或与后备箱内消毒水有关,具体原因还在进一步调研中。

但古惠南的这一回应受到了大量的质疑。人们对广汽新能源的这一答复显然不买账。并且,广汽新能源后续并没有进一步公布该次起火事故的调查报告,甚至广州当地消防都没有出具关于起火事故的说明,这进一步引发了外界的猜测和不信任。

再比如8月12日发生在深圳街头的埃安S起火事件,不仅媒体甚少关注,祈求主机厂或电池厂家、监管机构主动公布调查报告更是奢望。但这么做,无论是对消费者,以及品牌,甚至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事业,都是巨大的伤害。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一个不诚实的企业,不尊重消费者的企业,基本很难在全球市场立足。一旦中国汽车市场成为真正的全球开放市场,这些企业将何去何从,相信不需要小编给答案。

事实上不仅广汽,国内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厂家,对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都是讳莫如深,唯恐避之不及。但问题是,越是躲躲闪闪,就会引发越多的不信任,媒体的报道也会越来越与实际背离,最终对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伤害也就越来越深。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国内消费者会对特斯拉等海外品牌如此地追捧了。

小编认为,对消费者而言,如果没有特殊的需求,而仅仅是上下班短途需求,或限牌城市,同时想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可以尽量选择更安全的出行方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降低续航需求,能量密度过高,或搭载811三元电池的产品,要谨慎购买。就目前的市场现状来说,购买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车,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