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多时的造车新势力——云度,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
8月6日,云度举行了“以初心迎焕新”为主题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发布会。云度CEO林密在活动现场表示,云度汽车将重回新能源汽车主竞技场,并立下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2025年跻身国内纯电动品牌前三甲,代表中国新能源车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这位5月份刚刚回归云度的首席执行官,放出豪言壮语的底气何在?作为首批拥有生产资质,并率先量产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云度为何逐渐边缘化?再次回归,又拿什么力挽狂澜?
高开低走 决心重振旗鼓
云度是国内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是由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在2015年12月共同出资成立的混合所有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该体制使云度拥有国资背景稳健优势的同时,又兼备灵活高效的决策机制。
一开始云度发展相当顺利。2017年,云度拿到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同年10月首款车型π1上市,随后快速推出π3和π7。两年间,共推出3款产品7款车型。2018年是云度的高光时刻:迈过了量产和交付的两大难关,完成9300辆的销量,并实现100%交付。云度创造出业界称赞的“云速度”。
官方信息显示,云度目前主推车型有π1 PRO、π3 PRO、π1 360和2020π1 PRO,售价在6.98万元至12.98万元不等, NEDC最高续航里程为430公里。
然而,云度先发优势明显,却后劲不足。在其他车企持续推陈出新之际,云度却陷入了停滞状态,高管离职、裁员减薪等负面新闻不断,很快在产品竞争力、品牌形象和销售渠道等被后来者全面赶超。今年上半年,云度的销量仅有402辆。
业绩方面也不乐观。有媒体报道,2017年至2019年,云度汽车的净利润分别为-0.95亿元、-1.38亿元和-1.77亿元,连续三年亏损。
云度的改变,发生在今年5月,原联合创始人林密暂离约一年后回归,再次掌舵云度。在过去的3个月里,云度快速优化了股权结构和管理架构,招募了多名实力干将,前北汽新能源高管詹文章出任云度高级副总裁,业内知名电动技术专家傅振兴担任公司首席技术官。
发布会上,云度正式对外公布了其全新的开发理念、研发规划和品牌重塑计划。林密表示,云度将以全新姿态重回中国汽车的主竞技场。
技术赋能 逆势开启新征程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相比三年前,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形势更为复杂,云度拿什么赶上?
“面对激烈的竞争,新能源汽车要在核心技术上快速取得突破,产品开发模块化和平台化势在必行。”傅振兴透露,云度将在三电技术研发、智能驾驶、产品网联化和OTA技术研发等方面全面发力,同时还将自主开发全新一代智能模块化纯电平台,力求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围,“该平台支持A0到B级产品的开发,将是云度新能源汽车在后补贴时代、外资入市取消股比限制后的市场环境下赢得竞争的神秘武器。”
据介绍,云度已成功开发出世界领先的油冷扁铜线电机,其有效功率密度高达7kw/kg,高于世界行业平均水平25%以上,有效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并且彻底解决了电机的噪音问题。在电控系统方面,云度正在研发新一代基于碳化硅作为功率元器件的电机控制器。傅振兴称,这两项电机驱动技术,将会使云度车型在起步、加速、爬坡、高速行驶等不同驾驶状况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云度在技术路线上也是多路并进,一方面正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开发,另一方面也在开发新一代固态电池,并有望于2025年实现量产,其能量密度比现有三元锂电池提升一倍。同时,云度还在探索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全新锂硫电池。
云度回归,可谓信心满满,志在必得。按照云度的规划,未来该公司将在10万-15万元的主力市场,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系列产品。基于现有π1、π3两款车型的升级版车型将于8月底上市,首款物流产品也将于今年上市销售。
电动福建 市场下沉进农村
云度的再出发,恰逢福建省发布《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电动福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力争到2022年实现全省新能源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800亿元、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标准车56万辆。对新增和更新的公务用车、公交车、出租车、邮政物流车等,原则上应采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开展“以旧换新”等模式,促进私人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此举可谓为云度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林密表示,未来云度将充分借势福建地区丰富的新能源汽车资源优势,深耕福建市场。目前云度在福建三明大田县推出的“电动微出行”方案,通过与地方交管部门、营运公司合作,对公交车运行覆盖不到的区域进行补充,该模式获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未来云度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复制推广。
据悉,云度将着重差异化竞争,除了主流消费市场,还将深耕三四线城市,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云度副总裁曹刚表示:“云度的销售渠道将开到全国适合销售新能源汽车的每个城市,并在一级销售网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二三级网点覆盖,让云度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进入县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