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新公司分别设立东京和美国总部,业务范围是车载大容量/高输出功率方形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制造和销售等。
就在
特斯拉宣布将宁德时代导入为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当口,松下也对外界释放出了“解绑”特斯拉的信号。
继2019年1月22日丰田与松下就成立车载
方形电池事业公司签订了事业合并合同以及合资合同一年之后,2月3日,双方确定将合资公司定名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拟定于2020年4月1日成立,丰田与松下的股比分别为51%和49%。
记者获悉,新公司分别设立东京和美国总部,业务范围是车载大容量/高输出功率方形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制造和销售;车载全固态电池的开发、制造与销售。
除上述业务外,车载下一代电池(包括按原理研制的产品)的开发、制造与销售。此外,新公司员工总数约5100人,其中包括中国子公司2400人。
根据此前的消息,新公司设立后,松下在日本兵库县、德岛县以及中国的共5家车载电池工厂的生产设备将移交至新公司,原则上产品将通过松下向所有汽车厂家供应。
对于松下和丰田的此次动作,业内分析认为,松下的动力电池业务策略正在发生变化:从此前在特斯拉身上孤注一掷,开始将重心多元化,加大以丰田为核心的日系车企倾斜,未来除了丰田之外,还将面向本田、日产、马自达等车企开放。而在技术路线上,随着战略重心的调整,其产品路线也将从圆柱电池向方形电池领域加码。
让松下做出调整的背后驱动因素在于,尽管在特斯拉身上投注巨大财力物力人力,但截至目前,该板块业务仍然没有得到可观的盈利。
就在最近,松下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即202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其中,在汽车业务方面,松下第四季度的销售额达到366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6亿元),同比下滑7%。营业利润亏损6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有所扩大。
尽管这其中,收到特斯拉产能提升,松下圆柱动力电池的销售及利润都有一定增长,但其汽车业务板块的销售额和利润依然还处于下滑通道。
具体而言,松下位于日本的圆柱18650电池工厂销量在下降,这与特斯拉Model S和Tesla Model x销量下滑有直接关系。而美国工厂收到特斯拉Modle3销量的增长,销售额和利润有一定增长。
陪跑多年始终没看到盈利的曙光,即便如此,特斯拉还另觅其它合作伙伴,这也更加让松下开始解绑特斯拉,并坚定了在动力电池领域多元化的战略调整。
去年11月,松下CEO津贺一宏(Kazuhiro Tsuga)明确表示:“目前,我们没有任何为特斯拉中国业务在中国建立一座生产工厂的计划。”
津贺一宏的这番表态背后反映出的正是,与特斯拉的合作尚未创造出稳定利润,因此对于特斯拉的电池业务合作日趋谨慎。
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是,松下从2019年开始明显加大了和丰田等其他车企的合作力度。
记者获取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起,松下就已经开始通过旗下在华子公司三洋能源为一汽丰田、广汽丰田配套电池,配套车型包括卡罗拉、雷凌PHEV车型。
而外媒还报道也证实,丰田去年向松下订购了大约5万套电池,这些锂电池与特斯拉使用的圆柱形电池相同。
而在去年6月,丰田对外公开了其电动化战略规划及动力电池采购规划,在这个规划中,进入采购体系的电池包括松下、CATL、比亚迪、汤浅、东芝,而在该动力电池供应链的联盟中,松下和丰田与松下的合资公司处于最为核心的位置。
显而易见的是,松下已经成为丰田转型电动化中的核心动力电池供应商,按照丰田的规划,2025年将推出10款电动化车型(包括雷克萨斯品牌),实现550万的全球销量目标。而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松下毫无疑问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而对于此次松下与丰田的合作来看,资深汽车从业者朱玉龙分析认为,松下的思路可能是:把为特斯拉生产电池的公司将继续留在松下公司旗下,同时将其他电池资产转移到合资公司,未来泰星能源将成为松下动力电池业务对外的重要平台。
朱玉龙认为,泰星能源未来可能还将向丰田之外的汽车客户提供电池产品,后续马自达等丰田生态圈的企业可能用其电池,而其他车企如本田、日产在本土如果采用的话也会有可能性。
对于松下而言,要想进一步扩大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绝对不能单靠特斯拉一个客户,如今,大刀阔斧的战略转型解绑特斯拉,能否让其重新坐上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的宝座,目前来看,还仍待时间观察和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