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月29日公司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5.31~37.50亿元,同比下降8.94%~3.3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91~31.76亿元,同比增长25.92%~33.70%。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装机量高增长,
扣非归母净利润保持较快增速。公司 2018 年度归母净利润出现小幅下滑,主要原因是公司 2017年完成对普莱德 23%股权转让资产过户,确认投资收益 10.34 亿元;扣非后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保持较快增速。公司业绩继续稳健提升,主要是公司动力锂电池装机量继续大幅提升,根据盖世汽车数据,2018 年公司合计装机量达到 23.53GWh,同比大增123%;装机量国内占比达到41%, 其中磷酸铁锂装机量10.32GWh、三元装机量 13.21GWh,均为国内绝对龙头。但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锂电池及系统单价降幅较大,因此公司利润增速低于装机量增速。此外,公司持续加强费用管控,前三季度在研发费用保持稳定增长前提下,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6.5 个百分点。
产能扩张不断提速,公司作为龙头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截止 2017 年底公司合计锂电池产能 17.09GWh,募投项目新建合计 24GWh 产能;与上汽合资时代上汽一期规划投资 100 亿元,规划产能 18GWh,规划后续总产能达 36GWh;与广汽合资时代广汽一期总投资 42.26 亿元;此外,公司将在德国投资 2.4 亿欧元设厂规划总产能 14GWh,远期规划总产能预计将达到 160GWh以上,产能扩张不断加速。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持续退坡并于2020 年底彻底退出,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其中仅2017~2018 年全国动力电池企业数量由 135 家下降至 90 家,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拥有众多优质车企客户,具有强大品牌形象背书,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
上游及中游锂电池材料价格全线回落,成本端让利空间足。四大电池材料成本在电芯成本占比接近五成,从 2018 年以来,我们观察到锂电材料上游材料价格全线回落。根据我们测算,按照锂电池单 Wh 消耗量,以当前价格同比 2018 年均价,电池企业对四大电池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折单 Wh 合计采购成本下降幅度达到 16%,考虑 2019 年补贴继续退坡,锂电池价格按一定幅度继续下降,公司整体利润率仍有望维持。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18~2020 年营收分别为 333.84、440.32、597.8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6.95、49.36、61.34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5.08、33.75、27.16 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