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中国开放共赢的强烈信号,全球燃料电池巨头都来“抢座”了。
11月5日上海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德国、日本、韩国的知名汽车制造商纷纷展出了最前沿的燃料电池技术。
中国召开进博会,全球车商来捧场。11月5日,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开幕。在汽车领域,共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家企业参与其中,全球各大主流汽车品牌几乎悉数参展。展会现场,新能源汽车成为此次进博会汽车展区的重头戏,燃料电池汽车再度升温。
诸多信号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正在从纯电动为主向氢能源方向过渡。信息敏锐的德、日、韩国跨国汽车集团在进博会上纷纷拿出燃料电池领域的最新技术,一时间,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本次展会企业竞相展示的亮点成果。
展台方面,作为燃料电池领域的领先者,丰田汽车专门开辟了“氢能循环社会技术”作为展示燃料电池技术的重要展区。本田不甘落后,把能够制造和供给氢能源的小型智能加氢站和氢电转换器带到展台,全面展示了该公司对于构建以氢能源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愿景。产品方面,丰田带来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Mirai、氢燃料电池大巴SORA,本田展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Clarity”,奔驰带来了由燃料电池驱动的GLC车型,现代亮相了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汽车NEXO……跨国公司发展燃料电池的热情异常高涨,似乎燃料电池时代已指日可待。
跨国巨头为何如此迫切展示燃料电池汽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告知《选车网》:“全球三分之一的汽车在中国销售,中国市场对于跨国汽车集团来说太有魅力了。”换言之,中国是德、日、韩国车企未来施展燃料电池“才华”的大舞台,这是他们争先恐后在进博会上亮相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重要原因,跨国巨头的目的是为了抢占发展先机。
洋品牌纷纷来华“抢座”,而中国燃料电池发展亟待加速。10月23日,在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现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从‘十五’计划开始,我国把氢能以及燃料电池发展列为国家战略。虽然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部件和集成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我们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依然不少。首先,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一些关键技术难题上久攻不下;其次,产业化、商业化的进度滞后,产业链建设薄弱;第三、制氢、供氢、加氢的系统落后,造成了氢成本的剧增;第四,燃料电池的技术标准,检测体系严重滞后;第五,国际开放合作亟待加强。”
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燃料电池发展应抓住“窗口期”。付于武指出:“丰田汽车在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领域每年投入将近1000亿日元,大概相当于我们国家整个行业2倍的投入,他没有理由不领先。”言下之意是,相关企业今后必须加大研发投入,这是提升燃料电池技术水平的关键所在。万钢认为:“下一阶段将是燃料电池大显身手的时代。目前,国内燃料电池‘叫好不叫座’正是一个发展的机遇,等它叫座了可能就没有你的座了!”